心理與生活
心理,是腦對客觀世界的積極反應形態。如感覺、知覺、情感、意志等。我們通常所說的心理是泛指人們的意識、思想、感情的表現。
在我們平常的生活中,我們都應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這樣看任何事物都會是美好的。如果沒有這種良好的心理狀態,那麼看一切事物都是消極的。所以能把人分成兩類:一類是樂觀的,一類是悲觀的。樂觀的人常說:“高興是一天,不高興也是一天,不如高高興興的度過。”這樣他們每天都生活在快樂之中。而悲觀的人卻常說:“反正都是要死,不如現在就去死算了。”悲觀的人常常把一件美好的事情想像成殘缺的事情,整天都悶悶不樂。
記得有一個故事:有一個家庭生活十分貧困,但他們每天都過的很開心。有一天,一個富人經過他們的屋子,發現這個情景,於是就問這貧困家庭的主人,他的回答是:“我們只是沒錢而已。”
以上這故事說明了這貧困家庭的成員都是樂觀的,他們只是沒錢而已,為什麼開心呢?錢是可以掙的,如果每天只為錢活,那麼有什麼意義呢?錢可以積累,在開心中積累總比不開心積累好吧。所以他們選擇了在開心中積累。其實看事物只要我們的心理狀況來調節。如果那個家庭是悲觀的,那會怎樣呢?每樣事物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看,都會得到不同的感受。
生活需要心理,心理需要生活。只有保持良好的心理,生活才會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