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寫的==不好哦……不過是關於愛國的——愛國,從小做起古往今來,關於愛國的話題一直源源不斷,不曾間斷過。那麼,我,試問:何為愛國?我認為,愛國,是一種品質,它是世上最值得學習的行為,它更是一種精神,愛國的情懷如大樹一般,根深蒂固地扎在我們每個人的心裡。我曾讀到過這麼一個令我難忘的故事。1910年秋天,一座新的學校——東關模範學校在瀋陽市落成。這一年,學校從江蘇省懷安縣轉來了一位新同學,年齡才剛滿13歲。一天,魏校長在上課前問同學們:“請告訴我,你們為什麼要來讀書呢?”同學們望着魏校長那期待的目光,紛紛舉起手來,要求發言。一位同學說:“為了家父而讀書。”老校長聽后,笑了笑,沒有回答,示意那名同學坐下。老校長又請了另一位同學回答,他說:“為了光耀門楣而讀書。”老校長還是微微一笑,沒有說話。他環顧四周,看到一位濃眉大眼的小同學正在若有所思地想着這個問題,他就走了過去,親切地問道:“小同學,那你也來說說看?”只見那位小同學站起身子,略加思索之後,鄭重地說:“為中華崛起而讀書。”話音剛落,老校長渾身一振,大聲說:“好!好!這話講得好!”其他同學也投去欽佩的目光。“你叫什麼名字?”老校長連忙問道。“周恩來。”小同學輕輕地回答。不久之後,“周恩來”這個名字和他的“為中華崛起而讀書”,在全校師生中傳播開……沒錯,這是一個關於周總理小時候的故事,或許很多同學都聽過,但,周總理小時候的那個回答,不正是愛國的表現嗎?之所以那句“為中華崛起而讀書”會廣為流傳,是因為那句話代表了周總理的愛國情懷啊……他的同學,所想的是“為了家父而讀書。”和“為了光耀門楣而讀書。”等,而他,想的卻是“為中華崛起而讀書。”。這說明了什麼?這說明了,周恩來,作為我國曾經的總理,從小,就有一顆愛國的心,當別人讀書是為了家人,為了事業,為了自己時,他讀書,卻是為了中華民族的崛起,這為他以後管理國家,處理國務,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這也告訴了我們,愛國,從小做起。我還找到了這麼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立志爭光》,這是一篇關於楊樂的故事。楊樂從小就喜歡數學,當他還是中學生時,就已經閱讀了大量的數學書刊。一天,楊樂正在學校的圖書館看書。他看着面前一摞的數學書,突然發現,書上的定理全是以外國的數學名家的名字命名的,沒有一位中國人的名字!楊樂心想: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我們中國人真的不如外國人嗎?楊樂反覆思考着這個問題。不,我們中國人素來以聰明勤勞而着稱,外國人能做到的,中國人也會做到;外國人沒有做到的,我們也應該做到!想到這裡,楊樂不由得熱血沸騰,他把拳頭一揮,堅定地對自己說:“我一定要把用中國人的名字命名的數學定理寫在未來的數學書上!”從此以後,楊樂懷着遠大的目標,更加勤奮學習。中學時期,他就獲得了“速算冠軍”的稱號,並以優秀的成績,考入了北京大學的數學系。畢業后,他又因為成績突出,被分配到國家數學研究所工作。在這裡,他更是廢寢忘食,刻苦攻關,數學研究領域有了新的突破。終於把“楊樂”——這個中國人的名字,寫入了外國人編的數學書里,實現了他多年的願望……楊樂是經過了多少努力,克服了多少困難才完成了他的願望?而促使他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呢?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他,愛國。當他看到數學定理中沒有用中國人的名字命名的,他是多麼地憤怒!他從小,就立了“把用中國人的名字命名的數學定理寫在未來的數學書上”的偉大志願,是他一顆愛國的心,使他這般努力,最後,才有所成功。他從小的努力,令他在長大后完成了心愿,愛國,從小做起。是的,兩篇故事,都告訴了我們,愛國,從小做起。同學們,讓我們用百倍的努力,學得知識、學得能力,然後用自己強健的雙手開創一片輝煌的事業。
遼寧瀋陽大東區大東二校六年級:佟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