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是通過在中山大學上學的身殘志堅的陳斌學生素材展開的。作者從他患病開始寫到他獲得成功,他坐在輪椅上被母親從容地推着。
自我感覺,這大概有兩條線索吧,一條是母愛的偉大與堅持,一條是身殘志堅的不凡。不知道作者在寫的時候是否考慮到了,但我想,如果我在寫,肯定不會想到這一點吧。乍看素材,感覺是一個感人的故事,但是如果是我來寫,大概展開不了故事,因為素材只是簡單地介紹了陳斌的病及現在的成就,有比較粗略地描寫了母親數十年如一日地背兒子上學放學。
但作者卻把簡短的新聞展開寫成一個更感人的故事,大概是細節問題吧,作者把新聞里某個關鍵字展開細節描寫,於是一篇完整的文章也就出來了。
新聞里說他12歲患病,作者可以說小學六年級蹲下綁鞋帶就再也沒有站起來過,算是一個很細節的一點吧,聯想能力,感覺自己真的欠缺這樣的能力,沒有很嚴謹的思維能力,凡事也沒能想周全,無法由一點就展開很長的細節故事。大概得加強練習吧。
接着,作者表達的也剛好緊貼雜誌的要求,情。如果是我來寫大概會寫陳斌的奮鬥史吧,畢竟新聞里也把重心放在陳斌身上,自己大概別人說一就是一,從來不會想着從另一個方面着手。所以,自己的反向提取素材能力,真的從來沒有被自己用過。
最後,作者把要表達的感情寄托在了題目上,不像自己平時的題目,無法聚焦,又給人生搬硬套的感覺。
come on.逐步向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