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到底是什麼東西?”如果拿這個問題問作為人類的我,那麼立刻反映在我腦海里的答案,竟然是一首來自詩人大衛的詩歌,“一滴水,伸長了脖子,就變成了河。擴了擴胸,就變成了海。再做幾個俯卧撐,波濤就澎湃了、洶湧了。”
作文材料里那條被問到問題的小魚,沒有回答,假若讓我代它回答的話,我會理所當然地這麼說,“水是讓我們魚兒安身立命的東西啊,魚兒離開了水,那就魚將不魚變成魚乾了。”
可正是因為沒回答,那條魚才是一條哲學魚。因為老魚提出的問題就太有哲學范兒了,“水怎麼樣?”有一千種甚至更多的答案,讓小魚怎麼回答才好呢,所以小魚選擇“此時無聲勝有聲”,既然問題是關於水的,那麼還是交予水回答吧,我們魚兒對水的評價,會對水產生本質的改變么?
當然也可以說,老魚問小魚的問題有點兒太平常了,就跟人類在街頭巷尾遇到彼此招呼“吃了沒”一樣,沒人關心你是真的吃過了還是沒吃,有共同話題的也許會就此停下腳步聊上幾分鐘,彼此不太感興趣的也就各忙各的去了——對於日常事物,我們人類通常都是如此隨意地對待。
或許只有詩人和孩子才會注意那些生活中的點滴細節。會去關注雨水在石頭上濺起的水花,會凝神思考洗手池裡旋轉着消失的水去了哪裡,會在喝掉一杯清涼的白水之後突然莫名地心生感激……活在這樣一個充滿觸覺的世界是美好的,因為時時會有存在感。怕就怕像魚兒一樣,每天生活在水裡,對水卻已經無感,以為離開水照樣可以如常地活下去。
有個成語叫“滴水藏海”,意思是指一個微小的物體裡面也可以別有天地,很多文人墨客圍繞“滴水藏海”寫了很多清新雋永的小文章,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讀懂了這個成語所蘊含的禪意呢?有時候我們會被文字本身所打動,但卻沒有沿着這感動深入下去,審視一下自己的心所折射出的世界是什麼樣子。
我們漸漸失去了為微小事物所感動的能力。惡化的環境讓我們對空氣和水都充滿疑心,乃至於看到清晨草葉上的一枚露珠,都會懷疑它是不是藏有毒素。惡化的人際關係讓我們對所有陌生人都抱有戒心,面對別人善意的微笑或幫助,都想要本能地逃避。
我們都是人海中的一滴水,只有清楚地知道自己這滴水是什麼樣子,才會對我們身處的“大海”抱有信心。
高三:津門三雅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