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初中,倒是無聊時不錯的事。我也想看看,初中三年是不是真的像潛意識裡感覺的那樣,過得那麼窩囊。
初一,開始學習的階段,因為老師對我很信任,給我希望,所以我不忍心讓她們失望。再加上那段時間感覺學習也挺有趣,就學習了。
初二,叛逆的頂峰吧。老師說,初二下學期是分化的時期。分化就是說,好學生堅持學習會越來越好,差生不學習會越來越差,甚至沒有迴轉的餘地。雖然可能並沒有那麼絕對,但大多數情況都是這樣的。下學期,我突然變得很瘋狂,網上交友聊天,差點談戀愛,跟一個網友聊的很投機,還天天打電話。我想那是我第一次那麼深刻地體會孤獨的感覺。可是時間不負我,我在學校努力學習,把老師當做朋友,有問題就交流,絕對不存在不懂的情況,三天兩頭地往辦公室跑,成了常客。其他同學對此都表示很不理解,他們躲着去辦公室還躲不及呢,我倒是自動往裡送呢。因為不懂就問,老師們都特別負責任,因此那段時間我的成績提高很快,由年級前三十迅速穩定在年級前十,並且在初二期末考試考的班級第一年級第二的好成績。想初一的時候,進前十都是我從不敢奢望的,可是只要努力,漸漸地你就會發現,其實在不知不覺中,你離你心中的目標是越來越近,直到近在咫尺,你才恍然成功就在眼前。
可是因為問題頻率太高,有一種急於求成的成分漸漸滋生出來,造成了一個不太好的結果就是稍微有點難度就不願思考,直接去問老師。後來漸漸地發現這個問題,我才在慢慢改正。其實這個問題是很致命的。一旦懶於自己思考,很容易就會扭曲成死學。這一點需要注意。
初三,由於剛進班我是第一名,所以很榮幸地當了英語課代表。其實我的英語成績並不好。無奈的是,當時老師都不怎麼重視英語,所以我們學校的英語是普遍的差。記憶中,每天做的最多的就是教室到辦公室兩點一線的跑,有一次上晚自習之前琢磨一道題太浪費時間,沒有出去買飯,結果英語老師看到我沒吃飯,一個人孤零零地坐在教室苦思冥想,就把他買的飯分給我一半,我們一起吃的。
想到這裡,不由得笑了。
誰說我的初中記憶是一片空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