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波里久違的故鄉,別來無恙,兒時的窗,蒼老的牆”。《燕歸巢》中的景,映照着回家的情。
家是歸宿的代名詞,回家是行動的方向標。
黑色的夜晚籠罩着整片的天空。明月的婆娑,樹影的斑駁,只有陣陣的犬吠聲久久回蕩。一切都顯得那麼的靜謐美好。可是僅管在這安寧的時刻,卻無法平復內心的不安。
回家,回到那個無比熟悉的家,卻有着“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的無奈。背着沉甸甸的試卷,邁着沉重重的步調,還是選擇了回家。那張被歲月雕刻的坑坑窪窪的臉上像是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表。爺爺迎面走來,又說起千篇一律的忠言逆耳......幼時只要當我不想學習的時候,爺爺總是會說起忠言逆耳的諄諄教誨。覺得家就是迷失方向時的燈塔,喜歡爺爺的教誨,更喜歡回家的感覺。
汽車飛速地在公路上奔跑,不時穿過林間鄉野。鄉間的房屋我已記不得是什麼模樣了,只是有着零散的記憶而已。推開被塵土封存的大門,厚重的灰塵迎面而來,牆壁上也已是看不清是什麼顏色了,外壁上卻長出了藤蔓和綠草。房屋的周圍長滿了厚密得雜草,鄉間的房屋被這些雜草覆蓋得面色全無。記得以前我總是在這所房子的附近玩鬧,每天定時出去,晚上又定時回來。夏天的時候每每的都能看到天上無數的星星,在院子里都會看到天是方的,月亮是圓的。覺得我就是一隻風箏,雖然在天空中飛翔,但家卻是手中拿着風箏線的人,飛累了總是要回家的。我喜歡家鄉的天空,但更喜歡回家的感覺。
李白飄逸,卻也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舉動,杜甫無私,卻也有“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相思。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遊子對知己的應答,“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是作者對家鄉的回憶。
古往今來,回家是歸鄉人的期盼和愁思。
烏鴉反哺,雁南歸巢。無論身在何方,家永遠是避風港,回家之路遙遠,歸家之心急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