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的靈魂——孔子
國華紀念中學高二(4)班 許華敏
湯湯河水,斑斑鬢髮。舉目四望,莫有能宗之者,世人不住地向他揮手而去。前路漫漫,只能自己左手執右手,堅持向前走。
正如鮑山鵬所言,他孔老夫子是在推銷過時的產品。我想當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得到齊景公的讚許時,也讓他心怍吧。他終歸一個諸侯。在孔子心中,那可是周室的天下。你齊景公琢磨着稱霸天下的心思也該收一收了吧。如此看來,孔子不得用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了。
孔子政治思想豐富,什麼“政在節財”“政在來遠附邇”……可是他的產品換得的只是諸侯的空頭支票,光有風卻不見浪起。雖然在魯定公時,他也頗有一段“的一位”時光,但依舊是有始無終。很多人都說孔子不識時務,但從另一方面來說,他倒挺識時務。他稱自己是一以貫之,這不僅對於他的縱向人生是成立的,橫向來看,也頗有道理。在教學上,他是不憤不啟。在輔政上,他又何嘗不是如此。你季氏不學好,偏要懷抱美人,手攬珠寶,這可是你自找的,為了對你以示懲罰,我打點行李走人。飛雁有什麼值得看的?你衛靈公既然如此不看重我,還有什麼好說的?說聲再見吧!與其死死掙扎弄得遍體鱗傷而無所得,不如早早離去,怎能說孔子不識時務。
從這方面看他似乎像個小孩,但往往是“小孩”比大人更遵守原則。
孔子是大智慧者,又是一個不斷地實踐者,他怎會不知道他所要做的是多麼艱難。但他偏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就像是嬰兒,剛學走路時樂不可支,硬是掙脫護住他的那雙大手掌,跌倒后哇哇哭一場。那又怎呢樣呢,下一次他還會努力去掙脫,哪怕再摔一次。但孔子與嬰兒是不一樣的,嬰兒純粹是為了一種歡樂而掙扎,或者根本就不為了真么。而孔子卻是為了國家的興盛而拼盡自己的氣力。
當找不到志同道合者時,他怎麼能不寂寞,不孤獨。但又能怎樣?鄭板橋那句“由糊塗如聰明難,由聰明入糊塗尤難。說得是多麼真實啊!孔子眼見天下混亂,民不聊生,他真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嗎?聖人之所以為聖人,不在乎他多麼得超脫世俗,而在於他多麼得接近與體貼世俗。為了一個崇高的信仰而歸於孤寂。
在他即將逝去的歲月,他感嘆:泰山壞乎!樑柱摧乎!哲人萎乎!他為世人而悲,而當時的人有多少人驚覺到了這一點,並為自己而感到悲傷?
哲人逝去,精神長存!
當我們遇阻就退卻,半途而廢時,我們不應該感到羞愧嗎?當我們為求苟安而至他人利益於不顧,我們難道不會深深地自責嗎?當我們人云亦云以求合他人意願時,我們渴望寧靜的靈魂該如何安放?
兩千多年了,我們都沒能超越先哲,依舊視他的崇高如空中樓閣,這意味着什麼?歷史開的玩笑?亦或人類自身道德發展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