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在陝西,說到陝西,人們第一個想到的恐怕就是陝西的悠久歷史了,曾經有十三個王朝定都於這裡:從黃帝鑄鼎,到西周定都灃鎬,從秦始皇統一六國到燦爛輝煌的西漢與隋唐的盛世,這裡一直都是中國的政治和文化中心。那麼,這些王朝的最高統治者們為什麼屢次看中這裡呢?原來是這裡的地理環境和位置特別好:它縱跨黃河、長江兩大水系,在國內,具有承東啟西、連接南北之便。而且這裡江河、山脈眾多,可以阻擋和延緩敵人的進攻,真可謂“進可攻,退可守”,可以有效的保護都城,為自己贏得優勢。另外,這裡的美景也特別多:華岳仙掌、驪山晚照、灞柳風雪、曲江流飲、雁塔晨鐘、咸陽古渡、草堂煙霧、太白積雪。 陝西歷史悠久,地理位置重要,自然環境優美,你一定很羨慕吧!可是,歷史上有許多災害卻頻頻“光臨”這個脆弱的省份。下面就允許我為大家介紹一下其中一種災害——旱災。 實例與情況: 從1876年到1879年,大旱持續了整整四年,受災地區有陝西、河南、直隸(今河北)、山東等。這次大旱災時間長、範圍大、後果特別嚴重:大早旱不僅使農產絕收,田園荒蕪,而且“餓殍載途,白骨盈野”,餓死的人竟達一千萬以上! 1920年,中國北方大旱。山東、河南、山西、陝西、河北等省遭受了40多年未遇的大旱災,災民2000萬,死亡50萬人。 1928—1929年,中國陝西大旱。陝西全境共940萬人受災,死亡達250萬人,逃難者40餘萬人,。 1959—1961年,歷史上稱為“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全國連續3年的大範圍旱情, 使農業生產大幅度下降,市場供應十分緊張,人民生活相當困難,人口非正常死亡急劇增加,僅1960年統計,全國總人口就減少1000萬人。 原因與聯繫: 陝西地處內陸,為溫帶大陸性氣候,我們都知道,溫帶大陸性氣候主要分佈在遠離海洋的內陸地區,由於遠離海洋,就使得暖濕氣流難以到達,因而造成此地區乾燥少雨。而且,越趨向內陸,降水量就越少,各月降水量分佈就越不平均,氣溫的年較差也越大。所以,我認為氣候是導致陝西旱災頻頻的主要原因。 其次地形因素也是旱災頻頻的原因之一。陝西地區周圍有眾多山脈,最為著名的就是秦嶺山脈了,而從東南方向來的,攜帶有大量水汽的夏季風“光臨”陝西地區時,剛好受到高聳延綿的秦嶺山脈阻擋,使得水汽們在“攀爬”的過程中形成降水(即地形雨),而涉險過關的水汽們以及其他方向彙集來的水汽等也只能形成小範圍的降水。所以,這也是陝西地區降水量偏少的原因之一。 另外,還有人為因素的影響,如水利興修不夠,江河污染嚴重,不重視保護土壤肥力,綠化面積不足,宣傳教育力度不大等等。 措施與效果: 出現乾旱情況,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有自然原因,也有人為原因,那麼,怎樣在旱災來臨之後積極、有效地去應對,減少旱災所造成的影響,就成了重中之重。 例如前不久,全國有12個省份受到了旱災的影響,旱情為50年一遇。2008年11月中旬以來,陝西已經100多天無降水,旱情十分嚴峻,全省作物受旱面積達1149萬畝,佔耕地面積的33.8%。 面對嚴峻的旱情,陝西省應對十分及時、果斷,各級水利部門十分重視,精心調配水利設施投入抗旱,全面開啟可用的塘、庫、井、站、窖等小型水利設施,儘力擴大灌溉面積,並且立即啟動了二級抗旱應急預案了,採取了發射火箭彈人工降雨、普及抗旱知識、穩定市場價格等系列措施,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把旱災給人民所帶來的損失與影響降到最低。 據統計,全省投入抗旱人數達117萬人,開起水利設施6萬多處,投入機動抗旱設施1.8萬台。發生飲水困難的市、縣兩級水利部門組織了2000多輛送水車,緊急解決了3.2萬人、1.9萬頭大家畜的臨時飲水困難。 建議與設想: 通過2009年的旱災,我們看的了中華民族眾志成城、互助互愛的美好品質,但我們也能看見全國還有不少地區抗旱災的能力較低,面對隨時可能來臨的災害,我們不能坐以待斃,而應積極的防災、減災,這方面我們做的還遠遠不足。 我認為切實可行的防災、減災的方法有以下9條: (1)興修水利,發展農田灌溉事業; (2)改進耕作制度,改便作物構成,選育耐旱品種,充分利用有限的降水; (3)植樹造林,改善區域氣候; (4)研究應用現代技術和節水措施,例如滴灌、地膜覆蓋; (5)沙地不種植農作物,種草和樹防止土地沙漠化; (6)多用農家肥,盡量少用無機肥; (7)以年為單位隔年種植不同作物,保持土壤肥力; (8)工廠盡量少排放有害氣體,少排放工業廢渣,使氣候不要在進一步惡化; (9)加大抗旱知識宣傳力度,普及抗旱知識把抗災基本知識編入中小學課本。 總結與期望: 其實,人永遠無法戰勝大自然,各種災害是人們對大自然的傷害累積而成的,何不摒棄向大自然一味所要財富的態度,而去合理的開發大自然呢?再也不要讓森林遭道砍伐,植被遭到破壞,水土遭到流失,河流遭到污染,讓新的空氣迎面吹拂,讓延綿的山巒、清澈的河水、蔚藍的天空永遠向人類展示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