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國富論》的作者亞當·斯密,許多經濟學家不禁肅然起敬,連英國首相皮特也要讓他三分。
一次政治家聚會上,斯密最後一個到場,皮特和大家立刻站了起來,對他表示熱烈歡迎。斯密請他們先坐,皮特卻恭敬地說:“不,您先坐,我們在坐。因為我們都是您的學生。”
為什麼斯密會得到如此的殊榮呢?他究竟做了什麼事呢?他筆下的《國富論》又是一本什麼書呢?
《國富論》全名《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探究》。名字怪長的,但內涵卻不少。這本書主要講了有關經濟學原理、經濟師學說和財政學的知識。儘管它體系龐大,但內容廣泛,讀起來並不枯燥,可以說它是一本經濟學的百科全書。
斯密在這本書的一開頭就開門見山的說明了財富的源泉——勞動。勞動是財富之父。但是斯密又繼續聲明“商品的價格取決於勞動”。這一理論只適用於人類社會的野蠻時期,當資本積累和土地私有發生之後,決定商品的價格就不光是勞動了,還包括利潤和地租。這樣一來,工資、利潤和地租便成了一切交換價值的根本源泉。這三個價值理論被經濟學家稱為“斯密的教條”。斯密揭開了商品價值的神秘面紗,的確功不可沒。
斯密對經濟學的確有着深遠的影響,但其中對兩百多年後的現代經濟學家影響最大的莫過於他的經濟自由主義思想。
人的本性中,最重要的是利己主義,人的許多行為都是通過利益產生的,社會利益往往拋到腦後。雖然這種行為是為了利益而進行的,但是反而比可以去追求公共利益更有利於社會。因為這樣可以使人們互相競爭,開拓市場,讓社會經濟繁榮起來。這便是斯密的經濟自由主義思想。
斯密在兩百多年後的今天,仍是經濟思想史上的巨人。《國富論》從出版到現在,已經兩百多年了,但歲月未能將它塵封,它依然金碧輝煌。今天的經濟學理論大廈,經過兩百多年的精心構建,已經巍峨聳立,金光閃閃。但如果沒有斯密的《國富論》作基礎,那也只不過是美麗的海市蜃樓而已。甚至有人認為,兩百多年來,經濟學家所作的工作只不過是在為斯密的理論打打補丁、抹抹油罷了。
珠江中學初一:拍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