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想起六年級第一節課上,老師為我們解剖“聰明”這件事,那一次,我們真受啟發。
那天,陳老師走上講台,在黑板上寫下兩個醒目的大字:聰明。她說:“第一節課,我們先從‘聰明’這個詞開始學習,找到是大家聰明起來的答案。”
大家莫名其妙,不知陳老師葫蘆里裝的什麼葯。這時,老師指着“聰”字說:“同學們看這個字,它的左半部分是‘耳’字,它告訴我們:要聰明就要用耳朵認真聽。”她又指着右半部分“總”字說:“‘總’字上面這兩點就像人的眼睛,它告訴我們:要聰明就要注意用眼睛看,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再看中間的‘口’字,它說明要聰明就要多讀、多問、多討論、多回答問題。那這個‘心’字到底告訴我們什麼呢?”“多用心思考問題!”“上課專心聽講!”大家爭先恐後地回答。看到大家心領神會了,老師滿意地點點頭。接着又說:“要聰明,光這些還不夠。你們看這個‘明’字,它又告訴我們:聰明非一日之功,學習要堅持日日學、月月學。”
同學們恍然大悟,教室里沸騰起來了。
陳老師語重心長地對我們說:“新的學期開始了,新的任務也來了。在我們這個班級里沒有聰明和愚蠢之分,只有勤奮和懶惰之分。希望大家努力學習,勤奮向上,爭當優秀。祝你們學習像芝麻開花——節節高!”
隨着時間的流逝,我仍然常常想起這件事,這件事使我受益匪淺。
初一:陳垠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