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學習型組織理論在中國大陸的風行,特別是黨和國家的一些重要的文件中建設學習型社會的提出,“學習”成為了中國人最流行的詞彙之一。
然而,什麼是“學習”呢,或者說“學習的本質”是什麼呢?
傅宗科等人着《〈第五項修鍊〉300問》中說:“真正學習意義的核心,是通過學習,重新創造自我,做到從未能做到的事情,重新認識這個世界及我們跟它的關係,以及擴展創造未來的能量。”而根據終身學習理論,學習是生活方式,所謂“活到老,學到老”,生命不息,學習不止。而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徐文龍先生則認為,“學習力”是“最可貴的生命力”,“最活躍的創造力”,“最本質的競爭力”。我以為,學習力即實現生命超越的持續力。
學習的本質是超越。
每一個生命個體,通過學習超越自我;每一個組織團體,通過學習超越自我。
超越自我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
閱讀,無疑是學習生活的奠基工程。閱讀,讓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前景;閱讀,讓我們汲取偉大的精神和動力。閱讀,啟迪我們的智慧,激起我們的情懷;閱讀,讓我們光芒四射,神彩飛揚。閱讀就是積澱,閱讀伴隨思考;沒有積澱就沒有超越,沒有“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思考也沒有恍然大悟的超越。閱讀着,豐富着,發現着,成長着,因此,閱讀就是超越。
但閱讀不是超越的唯一方法,閱讀也不是學習的代名詞。
學習無處不在,學習無時不在。比如傾聽,也是一種學習;比如表達,也是一種學習;比如觀察,也是一種學習。我們在課堂上,與學生交往,我們就在向學生學習,我們在向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超越自己的教學藝術;我們在課間,與同事聊教材,我們也就在向同事學習,我們在向同事學習的過程中獲得點點滴滴日積月累的故事。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師。”陶行知說:“宇宙為學校,自然為吾師”。處處是學習的天地,時時是創造的時光。
我們生活着,我們學習着。
向大師學習,讀經典理論,聽精彩講學;向社會學習,勤于思考,敏於行動;向大自然學習,師法自然,諦聽天籟,大自然會給我們無窮的啟迪。
學習需要吸收,兼收並蓄中成就大氣。
學習更是行動,更是探索,沒有行動的“學習”、停留於“坐而論道”的“學習”,不能實現自我的更新,不能獲得自我超越的歡樂,那不是“學習”。
因此,學習更是一種創新,教師的學習,就是在創新自己的教學行為,創新教育的教育觀念,創新自己的教學成績,在創新教育的過程中,也創新着自我。
所以,我要說:
學習,你的代名詞是“超越”!
昌黎三中初一:孫雪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