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昆蟲記》徹底讓我改變了對科學論文的態度,那一個個死板的文字在法布爾的手下開出了科學奇異的花朵,使這部科學著作增添了不少文學色彩。被蜘蛛咬傷的小麻雀,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的動作慢了,它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 ;小甲蟲“為它的後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 而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服。多麼可愛的小生靈!我不禁呆住了,這些平常隨處可見的昆蟲們,竟有這麼多的奧秘等我們去發現!在驚嘆的同時,我也不免對法布爾用事實說話的科學探究精神肅然起敬。
在伊索與拉封丹寓言里,蟬是一個“好吃懶做”的懶漢,在夏天只顧高聲歌唱,而在冬天來臨時,只能向螞蟻等小動物乞討食物。但法布爾卻不這麼認為,他做了一次又一次的試驗,終於為蟬“平反冤屈”。他親眼看到,在夏日的高樹上,十幾隻螞蟻在圍攻一隻蟬兒。盛夏烈日炎炎,螞蟻們出來覓食,而蟬則利用自己的才能在找水吃,螞蟻們看見了此番場景,便奪了蟬的勞動果實,自己享樂去了。螞蟻才是好逸惡勞的罪魁禍首!
冤案平反,我高興起來了,對法布爾的探究精神也充滿了敬佩,一就是一,二就是二,黑與白不會混淆,是與非不會弄亂。這種勇於說實話,敢於用事實說話的精神也實在可嘉。雖然有一些是善良的謊言,但是現在有些大人因為自私自利而不願說真話,還不比乳臭未乾的小孩子美麗善良。
讓我們用自己的無私無畏用事實說話!
用事實說話——讀《昆蟲記》有感 標籤:讀《昆蟲記》有感作文 《昆蟲記》有感作文 《昆蟲記》作文 《昆蟲記》讀後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