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有一處這樣的戲台,四方尖起的屋檐直指雲霄,訴說著那個年代,那個村莊特有的故事。一群熙然的孩童,撒開父母的臂膀,奔走在戲台周圍的攤位。那群人中,有一個小眼睛的少年就是我。
大家扯着爸爸媽媽的衣襟,撒嬌似的乞求對麵攤位的棉花糖,或者是香氣撲鼻的燒烤。我總是拽着媽媽的一角,指着遠處的油鼓攤。油鼓一到手我就塞進嘴裡,寒風中一股熱氣從我嘴中冒出,頃刻間消失在風中。許多時候,都是我拽着母親往前跑,因為廟裡會在廟會的時候請戲班子演出,這樣的活動雖然在年幼的我眼中並不知道有什麼意義,但我知道只要有個中年的村幹部來家中要請戲班子的份子錢,就會有一周的戲班演出當然還有我期待一年的各式小吃。
每次開場,我都會早早地來到觀眾席上,坐在那種老式的竹板凳上,把衣服放在旁邊的位置上,每當有人靠近想要坐我旁邊時我就會用手指指着板凳,說這裡是我媽媽要做的。多少次我就坐在板凳上,管着身旁的位置,靜靜地等着開場的鑼鼓聲。月光下,戲台尖起的屋檐投下頎長的身影,彷彿一雙手,將我擁抱。冷冷的夜裡,看着戲台上五光十色,我是不是鼓着掌,我一點也不覺得冷。
戲中的故事教會了我許多道理,每次看到林黛玉與賈寶玉的生死兩茫茫,我都會傷心一陣子。五女拜壽中的五女,丈夫被父母嫌貧,卻在父母家道中落時救濟父母,讓我明白金錢買不來所有東西。戲台陪我一路成長,那雙鼓掌的小手已經長大,然而再回去看我的戲台時,它已經消失在城市化的浪潮中,不知何時我才能再見一眼那個記憶中四角揚起的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