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一聽到這個詞多麼熟悉阿!懂得讀書的人就會體會到“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是怎麼回事。
喜歡讀書的人,時把心思投入進去,身臨其境。在書中他看到了雄偉壯麗的山川河流,看到了天真活潑的童年時代;在書中他同作者一同體會到成功的喜悅與失敗的悲傷,一同欣賞優美的歌曲……
勉強讀書的人,在書前心在外只是應付式,馬虎瀏覽一遍。什麼也沒看到,什麼也沒體會到,時間去逃去如飛,浪費了精力,浪費了青春……
讀書就像作畫有的人畫出了春天的生機,夏天的綠蔭,秋天的收穫,冬天的希望。而有的人卻畫出了春天的寂寞,夏天的焦躁,秋天的凄涼,冬天的悲哀。畫的色彩如何,全取決於作畫人本身對讀書的態度。
所以讀書是不能勉強,不能馬虎的。
就像讀《魯濱孫漂流記一樣》如果只讀“書中主人公在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島上生活了二十多年。”就不會體會到主人公的堅強勇敢,只會想到主人公在文中怎樣受罪;就不會想到主人公最後回到了祖國,就會想到主人公最後被折磨死了。可堅持不懈的讀書的人就會知道主人公不但克服困難還活着;在島上搭了帳篷;還在島上種了莊稼;還養了與多山羊;還和野人成為好朋友。認真品味的讀者就會體會到一個人生活的孤獨無助,體會到得到朋友的那般興奮不已;以及體會到上了船時,克服困難后船長答應載他們回國的那種激動的心情。而馬馬虎虎人的永遠也不會明白那種種心靈活動反而還會覺得主人公在哪裡都訂了居了不愁吃穿不要回國更好……
你看他們又多大的差距!
所以我們要想身臨其境去感受作者所看時、做時、明白時…的種種心靈的活動的話,就必須如饑似渴的迫不及待的津津有味的去體會,文章才會讓你真情流露,讚嘆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