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zsô Seress,生於1899年匈牙利。Seress是個自學的鋼琴家,在他妻子離他而去的一個星期天里,在極度悲傷的心情下創作了這首陰鬱的歌曲,後來他送到唱片公司出版但遭到拒絕,那家公司退回了他的作品,並且附了一封信,上面寫着:“並非因為它是一憂傷的調子,而是因為該曲之中流露出的那種魄人心魂的絕望情緒,我以為這對任何聽者均無益處。”
《黑色星期天》當時被人們稱為“魔鬼的邀請書”,至少有100人因聽了它而自殺,因而曾被查禁長達13年之久。關於作曲家本人創作曲子的動機,連精神分析家和心理學家也無法作出圓滿的解釋。 由於自殺的人越來越多,美、英、法、西班子等諸多國家的電台便召開了一次特別會議,號召歐美各國聯合抵制《黑色星期天》。
這首殺人的樂曲終於被銷毀了,作者也因為內疚而在臨終前懺悔道:“沒想到,這首樂曲給人類帶來了如此多的災難,讓上帝在另一個世界來懲罰我的靈魂吧!”
很久以前有名叫《憂鬱的星期天》的一部電影,講二戰時候的愛情故事,其實是先有這首歌的,準確地說先有這首曲才有了這部電影。
什麼是生,什麼是死,都是狗屁,沒有什麼可以感動現在的人了,因為我們就生活在悲傷與死亡之中,沒有什麼可以讓我們再悲傷,再感動,再去考慮死的問題。
我們在生活中悲傷,在悲傷中快樂,真的!是感受悲傷的快樂,如同在孤單的時候感受孤單,讓自己感到孤單的快感,。如同很享受一個人在黑暗空曠的房間里的時間,那個時候沒有誰可以說得自己並不孤單,但卻一直這樣做,因為感受到了快感。雖然在旁人看來,這樣的行為愚蠢、無聊、可笑,但依然繼續着,只因為感受到了快感,那種快感來源自死一般的寂靜。
所以習慣於孤單中感受快樂,習慣於一起抱着笑還流着淚,這樣矛盾着,但卻可以暫且忘記生死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