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歲年齡
和媽媽牽着手走在街上。
“孩子幾歲啦?”迎面走來的一位阿姨問媽媽。
“四歲啦……”
“我五歲!”我仰起頭,撅起嘴,望着那阿姨,神氣地反駁道。
七歲班級
那個九月,我踏入小學的校門。
人好多啊,每一層的走廊上都擠滿了成熟穩重的家長和稚氣未脫的孩子。
先來到一個班門口,那名單貼得好高。媽媽把我抱起來,三個字的、兩個字的名字清楚地印在白紙上,紙的上方寫着班級。我用手指指着,搜尋着那個熟悉的名字。
“走吧,媽媽,沒有。”
“這個也沒有。”
“在這裡,媽媽,我在這個班!一年級七班!”抬起頭,可以看到教室門上方掛着一個牌子,上面寫着:一(七)班。
我逢人便說:“我在一年級七班!”
很快,我懷着好奇的心情進入七班,見到了七班的班主任,七班的同學……
十歲分數
十歲,我四年級。也就是在四年級的一次考試中,同學們普遍發覺自己的語文成績開始下滑,大家都很沮喪,我也不例外。以往考九十多分的我退到了八十多分,這個分數在我當時看來是很低的了,和其他同學一樣,我也埋頭注視着自己的卷子沉思起來(現在回想起來,語文成績變低很正常。要是我沒記錯的話,閱讀題就是那個時候進入語文試題的,試題難度也開始加大)。
十一歲星期
四年級結束后的暑假連同下一個暑假之前的五年級組成的三百六十五天,大概是我記憶中最美好的一年了,那一年,我沉醉在舞蹈的美妙世界中。
星期天是我和舞蹈相會的日子,我是那麼眷戀舞蹈,以至於最遲在星期一就開始盼望着下一個星期天的到來。
為了不再為星期天到來的緩慢而煩惱,我想了一個辦法:星期一到星期三回憶上一次的美好時光,星期四到星期六對下一節課進行幻想,於是我每一天都浸在對舞蹈的聯想或想像中。
儘管如此,日子仍然過得比老牛拉的破車還慢。
十三歲名次
初一,我掌握了一種新的衡量自己學習好壞的方法——比較名次。
入學后不久的期中考試我考了全班第一,年級第三(共四個班,每班六十多個人),我興奮不已,喜歡上了排名。然而期末考試的大退步卻讓我大跌眼鏡。
……
我一直在為名次而奮鬥,精神狀態也隨着名次的此起彼伏而變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