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聯想,世界將會怎麼樣?”
你可別小看它,這是聯想電腦公司的廣告,它不僅僅只是廣告的作用,又讓人眼前一亮,思考沒有聯想的世界的空虛。
從膾炙人口的詩篇到美好快樂的生活,從滾滾不息的長江到無限天空的憧憬,聯想無處不在。今天先來討論聯想之作家篇。
求證:每一位作家都會將聯想與生活巧妙結合。
解:高爾基的《童年》中,為什麼把外祖母的形象表現得那麼生動?
例:“外祖母說話好像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鮮花那樣溫柔、鮮艷和豐潤,一下子就牢牢地打進我的記憶里去了。”
分析:把外祖母的語言比作鮮花,體現外祖母形象格外美好、溫柔,“打進”寫出了外祖母對我的話記憶深刻。
所以你能說高爾基沒有用到聯想的手法嗎?
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為什麼能把百草園和三味書屋進行強烈的對比,表現了兒童熱愛大自然,喜愛自由快樂的心理,同時對束縛兒童身心發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滿的思想感情十分透徹地表現出來?
例:“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單是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遠。”“讀的書多起來,畫的畫也多起來,書沒有讀成,畫的成績卻不少了。”
分析:從整體到局部,“單是”后是重點,“以一概全”的寫法,寫到了植物動物,視覺、聽覺、觸覺、味覺。這句話體現了魯迅愛憎分明,使我聯想到了“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典故。
所以作者有機的將這兩段對比,用三味書屋來反襯百草園,這不是相對聯想嗎?你能說魯迅沒用到三相聯想法嗎?
賈平凹的《月跡》中為什麼用“月跡”這個題目來命名?
分析:月亮在地上留下的印跡,月亮走過的地方,正是孩子們追求月亮的過程。文章從盼月→鏡中看月→院中望月→杯中飲月→河中尋月→眼瞳見月→沙灘議月。
所以你難道能把賈平凹的《月跡》這個題目一口否決,你能想出來更好的題目來嗎?
總結:因為高爾基的《童年》,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賈平凹的《月跡》,都分別用了相關,相對,相似的三相聯想法。
所以作家名人都會將聯想與生活巧妙結合。
這篇文章就這樣搞定了,你別忘記我這篇文章也是三相聯想法的“傑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