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苦難是成長中最好的催化劑,我願意笑着接受。
——題記
“天將降大任與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起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是啊,早在兩千多年前,孟子就已經發現了苦難造就人才,人才需在逆境中磨練這一道理。
奔騰不息的歷史長河也以無數人才的實例證明了這一觀點。
No。1:司馬遷
他的一句話觸動了天顏,被處以宮刑。可是,他並沒有因此而失落。相反,他嘔心瀝血,閱讀了大量史料,遍訪大漢山河,歷時數十載,終於完成了中華燦爛文化的一部不朽之作。魯迅先生譽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試想一下,如果不經此大苦大難,司馬遷也許只是名不見經傳的小史官,也不會有此歷史巨作了。苦難,成長中最好的催化劑。
No。2:貝多芬
一代音樂天才,在音樂事業到達頂峰的時候,他的聽力日益衰退,以至於到最後失聰。可是,他以堅強的意志與之奮鬥。他說:“我要扼住命運的喉嚨,它決不能讓我屈服!”他以自己的生命歷程完美地詮釋了他的傳世樂章——《命運交響曲》的深刻內涵。苦難,成長中最好的催化劑。
No。3:愛迪生
有人說他真是個天才。他笑着說:“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回首當年,在研究電燈泡燈絲取材時,他經歷了上千次的失敗,才尋找到可以用的燈絲。正是他的這一品格,鍛造了他上千項的發明創造。苦難,成長中最好的催化劑。
現在我願意接受一切苦難的洗禮,所有的苦難都將成為我成長中最好的催化劑。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