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是大會總結者總結本次活動時激動地說出了自己的感受,這一感受喚起了與會者的共鳴,會場里蕩漾着會心的笑容和讚許的掌聲。
是呀,這次會議的日程是22日上午報到,下午開始活動,24日上午結束,我們是本地的也就不用考慮食宿問題,就直接參加。我被安排在23日全天參加本次活動,我的活動簡單,只是當觀眾。
我們一連聽了十節課,這十節課分別是《昆明的雨》,《中國石拱橋》,《誡子書》,《天上的街市》,《蘇州園林》,《漁家傲和如夢令》,《貓》,《白楊禮讚》有的是兩個或者三個人講的,總結人即席編了一副對聯,李清照暢遊了蘇州園斜倚在中國石拱橋上對白楊禮讚;諸葛亮在昆明的雨中教子仰望天上的街市。經他這麼一說,我們都想到了這是把七年級的和八年級的文本進行了歸類和對課題的總結,在對老師展示的課堂教學也是動情的說出了問題也是進步,失敗也是成功,聽眾掌聲陣陣,既是表達對演講者的肯定,更是對十位展示同行的認可和讚許。
學校本來安排我只聽23號一天的課,這一天的日程是上午三節展示課和兩個教研員對此課的講評,下午是四節展示課,我聽了這一天,不但沒有覺得累,反而覺得很亢奮,憑着感覺,我就私自決定參加第二天上午的聽課活動了,因為我早已經做好了準備,把自己的日常工作提前做完了,我24日上午到達了會場,依前簽名就坐,專等聽課了,這個上午的安排是三節展示課和兩位教研員評講昨天下午的四節課和今上午的三節課,再一個人進行整個大會的總結。因為我沒有參加22號的開幕式,也就沒能看見那個精彩。
看了大家的課,我不由得想到了十九大上習大大一站就是三個多小時,他那沉穩的姿態,他那自信的演講,這些個教師是不是也是深受其影響?課堂上表現出了教書育人的教風是穩健的,沒有了以前的炫耀自己知識淵博了,例如,他們不是在夸夸其談自己對文本的領悟,而是時刻關注學生的情態,整堂課用學生活動推進文本的理解;沒有重視自己名譽的了,課件的製作再也不展示自己的名字,而是展示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文本進行演示的工具了;老師的范讀和指導學生朗讀做到細緻入微,不再截取一段錄音,或者空頭的說教朗讀技巧了,而是自己在文本最需要朗讀的時刻適時的范讀,在學生讀的時候引導其讀出文意來;語文課上出了語文味,真正開啟了學生的思維。
記得98年的夏季,當時干諸城教研室主任的李慶平主任,曾經領着我們開過這麼一個會,那個會上,我領悟了,語文教學就是要開啟學生的思維,會後,我寫了一篇論文《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獲得了本市那年的一等獎。
今天,我又一次領悟到,語文教學要教出語文味來,這個語文味裡面有語言,有文化,有審美等。
看了這幾節課,老師們在課堂是也暴露出了問題,有的課堂結構不夠緊湊,導致時間到了還要拖延1分鐘;有的因學生活動出現意外而出現口誤;有的目標的制定缺乏層次性,但這些都是我們平日里經常出的問題,沒有失誤又怎能有進步的動力,在這裡展示出來,無疑是給自己和同仁敲了警鐘,人恆過,然後能改,說的就是此吧!
更多的是老師們對職業的定位理解和自己對人生的價值體驗,作為一個語文教師身在課堂心繫社會擔當!
在這塊天地里,你將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