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5日,一隻由38人組合的特種音樂隊趕赴綿竹。一下車就直接走進社區里教災民們唱歌、跳舞。“哪裡有歌聲,哪裡就有開心;哪裡有開心,哪裡就有開朗;哪裡有開朗,哪裡就有盼望……”板房區飄出愉快的歌聲,他們拉着居民們的手,邊唱邊跳,快樂的氣氛感染了人們,居民們都圍過來,大家手拉着手,快樂在人們之間傳遞開來。人群中,一位老者格外引人注目,他是樂隊的成員,今年77歲了,看起來精神矍鑠,臉上總是笑眯眯的,他和社區居民最划得來,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都有共同的語言,他用自己樂觀、開朗的性格影響着人們,告訴人們在困難面前要保持良好的心態!
用音樂為災區療傷,這就是樂隊的宗旨。走近他們,就走近了快樂空間。
香港特種樂隊的發起者是哈佛大學公共政策碩士何靜瑩。地震發生后的第8天,她隨專家組來到災區時發現,心靈受到創傷的災區孩子們急需進行心理干預。於是,她返回香港之後的第一件事便是招募志願者。之後,何靜瑩和4名志願者再次來到災區,嘗試着用音樂治療的方式對災區孩子進行心理干預,他們最早來到災區時,完全見不到笑容,災民整天封閉在棚屋裡面,不知如何是好。隊員們先用唱歌、擊鼓、跳舞吸引和打動災區的孩子,沒幾天安置區里就開始有了歡樂。接着,成年人和老人也陸續走了出來,加入進來。據介紹,音樂治療是一個系統的干預過程,治療師利用音樂體驗的各種形式,以及在治療過程中發展起來的,作為治療的動力的治療關係來幫助被幫助者達到健康的目的,從5月26日到6月1日,他們一直在災區做着嘗試,發現心理干預后孩子們的心態有了良好的變化。於是,她再次返港后,又招募到了一批有音樂和心理從業背景的志願者。6月15日,這支名為“香港音樂特種隊”的38人志願者隊伍,帶着各種音樂治療所需設備趕到了綿竹災區,一起到安置區去演出,一起在牆上作畫,一起幫助老人和傷殘人士洗澡、剪腳趾甲。
這些志願者來自於香港的各行各業,輪流來到災區參與音樂療傷活動按時輪換,每個人都是向自己的公司請假,帶薪的或者不帶薪的,還要籌款購買災區活動所需物資。隊員們一到災區,便投入到工作當中,在活動中,隊員們不僅自己表演各種歌舞節目,還帶領社區居民進行健身活動。每天好幾個小時的歌唱,常常嗓子唱啞了,打鼓的手破了,回到住所晚上還要總結交流,編歌練唱,但是,為了災區群眾早日走出生活的陰影,他們樂此不彼。
在都江堰、綿竹,在青川、北川,在學校、安置點、軍營、醫院、鄉鎮、廣場,到處都留存下了他們愉快地身影。為災民們進行心理重建一小時的音樂及體育集體治療,並透過居民參及互動的手法,促進睦鄰互助互愛的精神,激發社區參與。他們最開始的目標是重現微笑,現在是要重建社區迎向光明。
在活動中,他們不僅與社區居民唱歌、跳舞,做遊戲,還教大家防或知識,培訓當地自願者。地震以來,這些自願者們自己犧牲了很多,放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日子,他們把自己留在了災區,要用他們愉快的身影和大家一起面對現實,重建美好家園。`祖國也就是有了這一些英雄,才使我們強大。也就是有了她們,我們才得以活的有尊嚴。也就是有了她們,我們才能自豪的說一句—我是中國人……
用音樂為災區療傷 標籤:我為災區獻愛心作文 地震災區作文 災區作文 災區兒童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