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府之國首府成都市西郊的青羊宮出發,沿着浣花溪西行,便可來到一處著名的遊覽勝地——唐代“詩聖”杜甫為避“安史之亂”,於公元七百五十九年冬來成都后在朋友幫助下建成的草堂。歷代文人墨客前來瞻仰這一勝地的不計其數,無怪乎馮至先生這樣說:“人們提到杜甫,盡可以忽略他的生地和死地,卻總忘不了成都草堂。” 草堂最大的特色,就是幽靜。 進入草堂寺的山門,你立刻就能感覺出那種超脫塵世的幽雅和神秘氣氛。於是,飄飄然,如同進入了另一個世界,遠離了喧囂的鬧市,嘈雜的人群。這裡的每一棵樹,每一根草,每一絲空氣,每一縷陽光,都無不顯示出草堂的清幽,僻靜。 園中,青石小道縱橫貫通,道旁綠樹相依,幾棵樹和幾朵花就能各自形成小巧的園圃,點綴着一座座古色古香的樓宇亭榭。 進大門往西北方前行約五六十米,便來到一小徑入口,入口牆上“草堂”兩個渾厚大字赫然醒目,這就是清末人士周善培所書的“草堂”影壁。進入小徑后五六米處,有一隔門,兩旁掛有郭沫若先生撰寫的一副對聯:“花學紅綢舞,徑開錦里春。”原來,這條小徑就是杜甫“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中提到的花徑。 獨自漫步於花徑,必能想象到當年這裡繁花錦簇、春滿小徑的景象。 如今,紅牆外的幾叢翠竹,蔭蔽着彎彎的小道;輕風穿過竹梢,似在喃喃細語;偶爾幾聲鳥鳴,更添幾分愜意。雖沒有了錦里花香,卻清雅勝似當年,的確可謂“青郊草木四時新”。穿過幽雅的花徑,右轉有座小橋,直達柴門。一聽就明白,當年杜甫草堂中此門必是由木柴搭成的,故稱為“柴門”,而今天卻早已改造,建成一座美觀華麗的“石門”了。 步出柴門,便來到了青松掩映的“工部祠”。 祠中供奉着杜工部及黃庭堅、陸遊的塑像,還有草堂石刻圖和碑記。 杜工部頭戴羽巾,身着紫衫,腰系朱綬,圓臉紅活含情,胸前直垂幾綹青須,造型栩栩如生,顯得十分莊重,令人敬仰。工部祠前兩側各有一院,一為“水竹居”,一為“恰受航軒”。三座分散的建築組成一座整齊的院落。 院內存有名人墨士留下的字詞書法:或雄厚圓潤,或清秀健拔,或氣勢如虹,或清雅玲瓏,實在令人賞心悅目。院外植有高大的楠木,翠綠的香松,蒼健的臘梅,更顯出院落肅雅、靜謐的風貌。 工部祠東側的荷池邊,有座茅草覆頂的碑亭,亭內一座黑色大石碑上鐫刻着“少陵草堂”四個蒼勁大字,被九條龍環繞。這些龍如在空中騰躍,又似在雲中穿行,活靈活現,顯得十分威風凜然。 碑亭四周翠竹林立,隨風搖曳,蒼健秀拔,實在叫人喜歡。 欣賞着這些“吸翠霞而夭矯”的墨竹,眼中不由得浮現出杜甫當年所居草堂的景色:“榿林礙日吟風葉,籠竹和煙滴露梢。” 穿過花徑,往前直走,便可到有名的“詩史堂”。 由於杜甫的詩歌大多真實地揭露當時社會的矛盾,反映唐王朝由盛轉衰的經歷,所以後人把他的詩譽為“詩史”,此堂即由此得名。 詩史正堂中塑有一尊古銅色的杜甫立像:手拈鬍鬚,凝眉深思,深刻地表現出杜甫對國家命運的憂慮,對人民的同情。 詩史堂兩端連接着曲折深長的迴廊,與東西兩座杜甫詩意畫陳列廳相連,組成了一個別具一格的建築群。 各廳中分別展出了名畫家為杜詩所配的詩意畫。 這些畫線條明快,立意深遠,都較好地表現了杜詩中的韻味,絕大多數都是根據杜甫旅居成都草堂時所留下的二百四十多首詩畫成的,為古樸的杜甫草堂增色不少。 此外,草堂還有浣花祠、水檻、大廨等有名的景點,都是遊覽的好去處。 杜甫留下的僅住了四年的草堂為何如此盛名? 因為這裡有令人流連忘返的秀美風光,更重要的是詩聖那高超的詩藝和高潔的詩風,令人稱頌。 不是嗎?杜甫身處窮迫之境而無厭世之心,就連屋頂被秋風捲走后極度窘迫之時還高吟“安得廣廈千萬間”,為全天下受苦人着想。這樣的高風亮節,怎不令人佩服! 草堂留後世,詩聖著千秋。 杜甫草堂,永遠是我國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杜甫草堂 標籤:游杜甫草堂作文 杜甫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