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這牛排吧,煮時間長了,咬不動;時間短了,沒嚼頭兒。吃飯呢?多了則撐壞了胃;少了則餓肚子。什麼是要做到恰到好處,真是不簡單。 或許很少有人做到恰到好處,如果把握好分寸就是你快樂,我快樂,大家都開開心心的,要是把握不住就會造成下面的結果了:一位客人到朋友家做客,受到了朋友的熱情款待。為他的到來,主人準備了豐盛的午餐,特別是做了十分可口的紅燒鯉魚和鮮美的鮑魚湯,客人吃得十分滿意,臨別時主人盛情相讓,讓客人喝了一萬鮑魚湯之後,還嫌周到不周,於是又送上了一大碗,客人盛情難卻,勉強喝下去,沒想到主人又端了一碗,說:“再來一碗吧。”最後客人只好婉言拒絕。心想:以後再也不能到這裡來做客了……“這主人真是做好事招人恨,所以即使是做好事也要掌握分寸,如果太過火,就會走向反面,這是一種思維方式的問題。 生活中,真正雪中送炭的人有多少呢?錦上添花的這種人又有多少呢? 比如說做魚吧!把一條新鮮得魚切成七小段,放進鍋里,用蔥姜蒜一爆鍋,在那醬油一潑,用鏟子一澇底,一逼湯。然後慢熬三十分鐘。如果少於三十分鐘,就熬不出魚的真正美味;多於三十分鐘則失去了魚本身的鮮美。想要得到美味,就要做到恰到火候。而這往往是那些經歷過風風雨雨,坎坷曲折的人才能做到其最佳狀態。 物極必反,的確如此。有時太過熱心,即使做好事也會被誤解。恰到好處的東西,才是真的美。當我們過多地關心時,也許他人也並不會領情。 掌握分寸,才能體會到茶的清新幽香;把握分寸,才能領略到咖啡的淡淡憂鬱;學會分寸,才能感受到紅酒的憂鬱香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