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宜買啦!……”一陣陣喧鬧的叫賣聲回蕩在我耳中,每每聽到這熟悉的叫賣聲,我便會想起我的爺爺,一個黑圍兜,耳朵上夾一根煙,一手抓只豬腿,一手揮着一把像李逵的斧一樣的刀,嘴裡還得不停地喊賣。以前每回放假,一大清早,我便和爺爺一起去肉攤,一輛解放時的老舊自行車,後面掛倆半開口的皮條箱,一箱放肉,另一箱載着我,晃晃悠悠地騎去攤上,每次到攤上,還沒停下就喘口氣,就聽旁邊的小販對我爺爺拉家常,一會是“唉,儂格孫子幾歲啦?”“老胖咯噢!”之類的話,每到這兒,爺爺總是“嘿嘿”地笑。傻笑,可笑里又彷彿有一種自豪一樣。
別看他好像只是個沒文化的小販,道理倒蠻會講的。記得有一次,我坐在小板凳上,嚷嚷着無聊,他就邊削着豬皮邊嘆了口氣說:“我小時候,哪有像儂一樣舒服啊,整天停不下手,一會兒去割草,一會兒去挑擔,說著說著他講到了他上學那會兒,講到了三年自然災害,他說:“我們這個時候,飯都吃不飽,上學那會兒啊,每天就這麼大一勺飯。”說著還做了個大小,“一般胃口小格,也就過去了,我哪裡夠啊,沒飯就吃菜皮啊,最後連糠都吃了,就差沒啃樹皮、挖草根了。要不是吃不飽,我也不會中學就不讀了,將補丁我也能是個文化人啊!”說著他嘆了口氣,一副可惜而又無奈的表情。是啊,那時候“文化人”多風光啊。
說著說著,就談到我身上來了,“儂跟姐姐一定要讀好書,將來一個去北大,一個去清華。這樣才幫阿拉周家門光宗耀祖啊!”我聽着好笑,音都被抓不準“清華”說成“青蛙”,知道什麼是清華么?那可是遙不可及的地方啊!不過,看他這副志在必得的樣子,我也只好應和幾句。
隨着時間的推移,春秋交替,我已不是那個整日無所事事的孩子了,爺爺卻還是這個樣子,鼓勵着我,給我講這些過去的事。是啊!他們以前這麼艱苦都好學,我們如今的學生,別說吃穿不缺,幾乎是要什麼得什麼,又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呢?
做個“文化人”,爺爺這輩子的夢想,我會替他實現的。
上海市民辦交華中學初二:周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