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雜文隨筆>優秀隨筆>青春,別怪我發牢騷。

青春,別怪我發牢騷。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去巫山不是雲

  ——題記

  我喜歡靜坐,不分白天黑夜,一個人坐着,靜靜的想着過去,現在和未來。

  八歲以前的日子是我最充實,自由自在,就像河裡的浪花。和家人快快樂樂的過着如今看似單調的日子,每天有媽媽的嘮叨、爸爸引經據典的教導和姐姐的關心。有人曾說過“幼時不知愁滋味”,曾經的我還不懂什麼是幸福,什麼是充實,每天和家人一起幹活,一起聊天,一起上街,一起吃飯,渾然不知什麼是生活的壓力,什麼是社會的現實,什麼是夢想的無奈。正如高鼎所言“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每天在意的只有吃飯的時候媽媽炒的是什麼菜,上街會給我帶什麼好吃的,什麼時候能跟夥伴一起玩鬧。懵懂的童年不會有什麼感人的心酸往昔,也不會有什麼動聽的激情故事,有的只有無憂的臉龐和真心的歡笑,除此之外,與塵世間的其它紛擾基本絕緣。

  十二歲,已經漸漸的適應了一個人的生活。一個人上學,一個人回家,一個人吃飯,少年的我依然不懂什麼是幸福。有人曾言:“一心只知天上的鳥,水裡的魚”,這正是我當初的寫照。心裡想的只有怎樣才能早點回家,早點吃飯,早點找朋友們玩,不知道什麼是孤獨,什麼是現實。朋友圈也只有一起讀書的同學,大家在一起除了談論某道幾何題怎樣解,就是抱怨某個老師如何的嚴厲,要麼就是擠兌某個同學多麼小氣,羨慕某個同學的成績那麼的優秀。信息不發達地區的孩子有一個優點,就是沒有城裡孩子那麼的早熟,也不會過早的接觸社會的各種紛擾,各種無奈。

  十五歲,進入了高中,這個時候,有詩有歌。大學是所有老師的要求,所有同學的目標。老師們除了傳授給我們知識,還教會我們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法則和為“國家之崛起而讀書”的追求。在自己的不經意間,已經學會了怎樣勾心鬥角,怎樣敷衍他人,怎樣謀求利益,雖然大多都只是在學習方面,但大家的心思都不在那麼單純,每個人的心都烙上了現實的印記。而且,老師們估計也沒有想到,他們的學生正在用自己傳授的知識應付着他們。

  十五歲正是叛逆的年紀,正是倔強的年紀。那時的人生還沒有地圖,只能憑着心中的夢想,在曲折的路上找到有光的地方。在這個年紀,世界開始變得廣闊起來,認識了許許多多的人,完成了一些些的事,雖然人生還沒有完整的形狀,並且動不動就和世界發生碰撞,但是在自己想哭的時候,可以用淚水來訴說,在脆弱的時候,還有很多朋友的鼓勵和老師的教誨。整個年紀雖依然單調,但卻隱隱有了精彩的痕迹。

  十八歲,一個年少輕狂的年紀。順利的進入了大學,在其他人眼中也算是大人了。在十八歲的天空下,我孤獨且狂妄的活着,人生不再是單調的顏色,可是自己卻又說不出有哪些顏色。充實的日子一去不復返,每天好像“返璞歸真”一樣,簡簡單單,無拘無束,但是,我卻真正的感受到了孤獨,真正的“享受”到了歌詞中才有的寂寞。一個人在寂靜冷清的晚上會不經意的看向夜空,漆黑的夜幕就像深邃的無底洞,視線突然迷失了方向。或許十八歲就是寂寞的,如一汪深不見底的湖水。

  有人說:十八歲的人是一群做夢的孩子。其實,十八歲的天空下的 孩子最喜歡做的事情是不厭其煩的回首自己來時的路。於是,我會在看到一張童年的照片上那最熟悉的陌生人的笑容而突然哽咽,會在看到那執拗着讓爸爸做的玩具而發很長時間的呆,會在不經意看到被遺忘在牆角里的落滿灰塵的媽媽親手做的布鞋而突然的沉默,然後在自己的沉默中淚流滿面。或許是我太急於長大吧,因此我必須為此付出代價。

  回首往昔,一幕幕逝去的記憶和一張張被歲月洗得發黃的畫面,使我的心中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獨和茫然,可是,這仍然擋不住自己悄悄的長大,如今已是弱冠之齡,如今無憂而單純的日子只能遙望感慨,所有的嚮往和回憶都顯得那麼的蒼白無力。

  或許是生活的無奈,讓人言不由衷,亦或是歲月無情,使人無以抗拒,在追憶美好時光的時候往往感到力不從心。為了心中僅剩的那一絲美麗嚮往,我只有苦心經營着那一塊夢想的田園。

  慶幸的是,在茫然的時光里,我漸漸的懂得了人生的旋律不是一成不變,波浪起伏才是歲月的主調,所以,也漸漸的學會了承受和拼搏,懂得了選擇,學會了放棄,只是,青春,別怪我發牢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