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一頁頁泛黃的青史典籍中,所記載着麻池古城的風雲歷史,深深地吸引了我,並驅使着我的腳步,讓我來到古城近距離的去看,去感受這些歷史。
已是早春時節,但黃河的冰凌還沒有融化,樹窪里還保留着深冬的殘雪,樹木和衰草還在偷懶,不肯給這早春增添色彩。這樣的灰白色調讓麻池古城也顯得格外的冷清。
麻池古城,是包頭最古老、最著名的城塞,地處秦直道北端和黃河渡口要衝附近,供給、交通都非常便利。說它古老和著名,是因為在西漢時五原郡的著名邊關“光祿塞”就曾設在這裡,不僅如此,千百年來為百姓所膾炙人口的——“昭君出塞”,也在這座古城裡留下了許多美麗感人的故事。
在黃河大壩遙望昭君古渡時心中有些不解,為什麼當時這座聲名顯赫的“光祿塞”,後來會被人們稱為麻池呢?這裡沒有窪池所在,只有冰凌鋪面的黃河。朋友給我介紹說:“這是因為在清朝初年,麻池這一帶稱三湖灣,盛產青麻,村民也多以制麻為生,在三湖灣附近又有大大小小多個池塘,村民在制麻過程中要把麻放在池水中漚,所以這座古城就漸漸地被人們稱為麻池了”。
當我來的古城,站在兩千多年前漢代的古城牆上,看着眼前模糊難辨的夯土古城廢墟和天空中飛馳翻卷的雲朵時,我的思緒,也如高天上的流雲,在歷史的長河裡遊盪。
遙想當年,在戰國時代,這裡還是一片茫茫的草海,無人煙,更無城郭。它僅僅是趙國在邊地訓練騎兵和放牧馬群的天然草原。
在秦代,秦始皇派蒙恬率秦軍將士30萬,從麻池古城的祭台前點火燎天,北擊匈奴,“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抱怨。”保衛了北部邊疆的安寧。
“千古一帝”秦始皇,在外巡行時暴病駕崩。趙高和丞相李斯串通並竄改璽書內容,矯召立胡亥為太子,賜扶蘇太子和蒙恬死罪。又擔心扶蘇、蒙恬不聽他們頒發的假詔書,不願自殺,與他們作對。所以把秦始皇的屍體放在轀輬車上秘不發喪,從井陘直奔九原,在麻池古城繞了一圈,然後延秦直道回到咸陽。“千古一帝”就這樣走完了他人生的最後一段旅途。
歷史的記載在我腦海中回放着,環視着滿目蒼涼的古城廢墟,當年將士在祭台前點火燎天,去北擊匈奴的豪邁氣勢,那刀光劍影,馬斯長鳴,的廝殺場面彷彿就在我的眼前浮現。這時,空中成群的喜鵲吱吱喳喳的歡叫聲,把我的思緒從歷史的回放中吸引過去,看着喜鵲時而從枝頭上飛起,弧線飛行曼舞,時而又一同飛往河道對面的樹林里。它們優美的滑翔讓我想起了“落雁”——傳奇女子王昭君。她和番為國,為了漢室的和平,主動提出與北方匈奴首領呼韓邪單于和親。她肩負着漢匈和親之重任,帶着中原先進的文化,別長安隨呼韓邪單于沿着秦直道來到麻池古城(行宮),並在麻池古城生活了約七到八年,然後與呼韓邪單于一起前往漠北單于庭。她所到之處,無不春暖花開,她一個人影響着整個匈奴以及中原人民的生活。她讓一個太平盛世,在這一片不寧靜的天空中漫延開來。使漢匈兩族團結和睦,國泰民安,“邊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使得邊塞的烽煙熄滅了50多年。我的思緒也隨着那遠古的歷史,在追尋着昭君的腳步。在這料峭的寒風中,昭君出塞儀仗的身影,彷彿在我眼前走遠消失在茫茫的荒漠中。此時我的心中是感慨萬千,昭君啊!當年出塞的這條路上,草尖可曾閃爍你堅毅的淚水?馬蹄下的滾滾煙塵可曾托滿你無盡的辛酸?你就這樣披着嫁衣,“孤身”上路。我想像不到你有多勇敢。你為了漢室,走出少女的香閨,融入茫茫大漠;你脫去少女的幼稚,活成一堵堅實的牆;你洗去少女的純真,化成一棵頑強的樹。你的美,是上天鬼斧神工的藝術,你用藝術遮擋住冷冷刀鋒,你用藝術將兩個民族聯繫在一起。
撥開紛繁的是非,透過你耀眼的光環,我看見你的寧靜,你的淡泊,你的堅貞不渝,你的忠於心靈。當華美的葉片都落盡,你白楊一般屹立的身影,清晰而美好。那一瞬,我忽然理解了你的選擇確在情理之中。
寒風依然料峭,太陽已經西斜。早春的殘陽無力地照在荒草凄凄的古城牆上,兩千多年的歷史風雲早已吹過。然而,那段胡漢和親,民族團結的遠古佳話,依然在內蒙古草原上世代流傳。
當我的思緒從兩千多年前的遙想回到現實中時,心還是如初春料峭的寒風一樣冷颼颼的,因為,我腳下的漢長城已經沒有了當年阻擋匈奴時那巍峨挺拔的壯麗。也不再讓人站在它的腳下有一種仰望和感動。而是隨着歲月的流逝和人們的漠視變的那麼滄桑,本就模糊難辨的夯土古城牆也快被夷為平地了,牆腳下方掏挖的洞穴,讓它更顯得傷痕纍纍,古城外成了堆放煤碳的場所,古城內長久以來被農民開墾種地,很是可惜。這樣一處文物遺址,我們唯有更好的進行保護,才會真正將它的歷史價值和人文價值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