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如果僅直觀地從這四個詞的先後排列順序上看,很顯然,“修身”是本,“齊家、治國、平天下”是末;如果從更深層面上去理解這句話的內涵,也很顯然,它是指一個人只有先修身,才能實現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最終目標。由此筆者聯想到:如果把這句話融入到一個企業的管理過程中,那麼對於每一位企業的管理者來說,能否做到先修身,后管理,也將會成為衡量一個企業能否實現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的前提和根本條件。
首先,先修身,后管理,可以讓管理者在不斷修正自己不規範行為的過程中,真正懂得“打鐵還需自身硬”和正人先正己的道理。作為企業每一層級管理者來說,一言一行,都將成為身邊每一位從業人學習效仿的樣板,如果“樣板”都走了樣,試想還怎麼去要求學習樣板的人在從業行為中不出現問題和錯誤呢?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常言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管理者首先做到以身作則,才能為自己、為企業營造出一種正向、正確的從業氛圍,才能不斷提高企業團隊在工作中的整體戰鬥力。
第二,先修身,后管理,還可以讓管理者在持續修養自己道德情操的過程中,真正養成“擇善而從,潔身自愛”,懂得自製,注重細節的良好從業習慣。作為企業的每一級管理者來說,如何正確地使用自己手中的權力,如何能在色、利、欲與責、權、利發生碰撞時守得住自己的從業底線?這就需要每一位管理者首先具備良好的從業道德,牢固樹立好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真正懂得“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道理;真正能在管理細節中做到慎獨、慎思、慎行、慎為;真正明白對不正當的利益勇於“捨得”,才是管理中的一種大智慧;只有先修好自身,才能把持和端正好自己的管理行為,才能真正率先垂範,為企業凝聚一種向上發展的正能量。
第三,先修身,后管理,可以讓管理者在堅持修德、修智、不斷自我提高的過程中,擁有“海納百川,智者馭人”的管理氣度,學會用智慧去經營和管理企業。相對於企業的每一層級管理者來說,無疑都是所在團隊的核心人物,所以,團隊管理者擁有怎樣的管理胸懷,將直接影響整個團隊處理問題的全面性和準確性;將直接影響整個團隊中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和上進心。如何做一個懂得包容和懂得換位思考的管理者?這就需要管理者不斷修養自己的管理情操和不斷提升自己的管理情商,懂得用包容去管人;學會用智慧去管事,真正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真正在管理中具備“宰相肚裡能撐船”的容人之量,管理中真正能全面客觀地去評價,去解決問題和對待一件事、一個人;真正能用寬厚、豁達、真誠的管理情懷去善待員工,去激勵團隊;真正能通過先修身,后管理來實現企業管理大道至簡持續陽光地向好發展。
以古鑒今,在現代企業管理中,如果每一位管理者都能真正做到“先修身,后管理”,真正能通過“先修身、后管理”的管理智慧,讓自己真正成為員工心目中學習的榜樣,讓自己真正能擁有博大的胸懷和馭人的智慧;真正能在整個企業發展過程中,用高尚的從業道德來凝聚人心、用優秀的文化精神來聚集人氣,確保企業基業常青、永葆企業旺盛的生命力,將不再只是一個口號或目標。
---書於2013年12月讀《國富論》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