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去仰恩大學,回來的時候路過玉泉康濟院。事實上,每次去仰恩大學的時候,都能遠遠地看見康濟院的石亭子,因此也常常想上去看一下,但都沒有上去過。那天是一個人,因此也樂得個悠閑自在,獨自走上康濟院。午後的陽光顯得很溫暖,今年的冬天實在都是好天氣,經常是陽光明媚,風和日麗,完全沒有冬寒的感覺。地處沿海的冬天,自然比北方的秋天更是宜人的。雖是無人相伴,卻也無人約束,所以行動和感覺都相對自由,一個人放開心胸遊走在山光水色之間。
玉泉康濟院位於泉州市郊,洛江區馬甲鎮霞井村境內的梅桐嶺,風景相當秀麗。廟院並不是很大,也就前後兩個殿堂,然而不管是從外觀看還是到內院走,都顯得十分整潔亮麗。據載,康濟院始建於唐永徽年間(公元650年-655年),前身為“回山寺”,又稱為“王公宮”。相傳唐朝永徽年間,原興化籍(今莆田市)名將林紹德鎮閩平亂有功,受封返鄉路經此地,覺得此處風景秀美,風水獨特,就於此地化身為佛,庇佑鄉民。後來,五代泉州刺史留從效與朱文進於此交戰,廟宇因此遭劫。戰後,留從效依樣重建廟宇,改名為玉泉康濟院。此後,歷經數百年風雨滄桑,又廢。南宋紹熙年間再度重修,到了明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霞井吳氏開基始祖吳原祿在此屯田定居,再次依照舊址加以擴建,更名為玉泉康濟廟,供奉興福尊王為吳氏族人的鎮境佛祖,統稱為“王公”。
現今屹立的建築物,是1999年,旅緬僑胞香港和昌集團董事會主席、仰恩大學校主吳慶星先生獨資翻新重建的。其建築風格自然獨特,規模宏偉壯觀。走到前殿時,寬闊的殿前石埕是由條石鋪徹而成的,立於此間仰望,是青山秀亭,小池榕蔭,既清幽又恬靜。前殿內供奉着太尉公林紹德之靈像。再往上走一層是正殿,殿內自然是些神佛。除此之外,有部分碑文石記,記錄著歷年來修葺康濟院的事迹,其中有部分為清乾隆和光緒年間的碑文石記。2001年6月6日,玉泉康濟院被泉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碑文記載如下:“唐永徽年間……祀王公林紹德……五代時,留從效與朱文進交戰於此,殺傷甚眾……葬之,名‘千人墳’。南宋紹熙、明永樂、清乾隆、光緒及民國幾經重建或重修……”走出玉泉康濟院,前方左向有一條石板鋪成的山路。
順着這條石板山路往上行走,經過“和蓮洞”再往上,是一個小水池。小水池裡水清清,午後的陽光斜照在水面上,熠熠發光。水池中種着蓮花,初冬時分,蓮花葉已經完全枯萎了,只留下枯黃的殘枝敗葉。蓮池的周圍有一大片空地,種着大片草坪,因為冬天了,草皮深黃枯瘦,但卻依舊並不萎死。由水池邊再往上行走,是一座規模較大的亭院,叫“和蓮亭”。
立於亭上四下望去,此處四面環山,東北方向是青山之下的農家田舍;南方向是玉泉院和山後的仰恩大學;西方向是群山包涵中的烏潭水庫,極目遠望,四面的景色頗為壯觀。近些年來,我走訪不少閩南名山古廟,總有不少感悟。縱觀閩南佛教歷史,許多大大小小的佛廟,都是自唐前後興建的,多半有千多年的歷史,雖然幾經興衰,但經過一代一代先人、今人不斷地修葺,卻是經久不衰的。據說,後來玉泉康濟院分香到海外,也建了不少處分廟。
做為信奉中華禪宗文化的海外僑胞,不管千里萬里,他們總是以當地的香火做為文化的依託和香火的傳承。他們心裡依舊有一個故鄉,有一座廟院,有一尊佛祖。雖然他們身居海外,卻心繫故鄉,不管走到哪裡,心中永遠供奉着一尊佛祖——那就是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