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雜文隨筆>文化隨筆>靖清雜記(九十一)

靖清雜記(九十一)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四、要注重可讀性

  詩忌淺直,提倡含蓄,這沒有什麼不對。但我們要反對那些為了含蓄而鼓弄玄虛地使用那些早已過時,甚至連鄉村老學究都不肯再用的陳詞濫調,非弄得人人看不懂方罷的作品,這種“人家越讀不懂,他們越高興,越覺得自己高明。

  雖然我們已經跨入了二十一世紀,卻拚命地去追求馬王堆里的古老文明。”其實,只要是真正的好詩,是不會泯失於為了含蓄而鼓弄玄虛的。

  格律詩詞之所以難作,就是因為它有條條框框,有律理法則,既要合音韻,又要調平仄。然而,幾千年以來,格律詩詞依然佔有一席之地,且有潛在的廣闊市場,就是因為它具有言簡意賅,易讀易記,有聲有韻,能歌能讀的特點,而深受各界的歡迎。由於它本身就起源於民歌,所謂民歌就是民眾之歌,而許多現代格律詩詞作者恰恰忽略了這最重要的一點,既格律詩詞作品的可讀性。

  “作詩何必迷唐宋,君著姓黃我姓匡。悟得個中三昧味,被間泥足帶詩香。”這是江西詩詞領域的匡一點老人的觀點,匡老是人老思想不老,觀點不老,詩法不老,因此獲得人們的尊敬。他的詩詞可讀性很強,在民間流傳也很廣。如“聽濤樓主痴心甚,欲譴長繩縛夕陽。”寫活了一個老年知識分子的內心世界,只恨人生之短暫,來日不多,卻還有幾多未了之事,告誡人們要珍惜時光,奮發向上。這詩歌不僅無典故,簡直是直白,卻非常精彩。為了搶回已經流失的時光而突發“欲譴長繩縛夕陽”的奇想,大可與葉劍英“老夫喜作黃昏頌,滿目青山夕照明”相媲美。

  要增強詩詞作品的可讀性,還必須要做到寫真、寫實。一忌淡而無味,二忌用典僻奧,三忌語言晦澀。

  綜觀古今,凡是流傳最為廣泛的好詩詞作品,都是極為接近民眾思想和口語者居多,可讀性極強,且多為警人之句,琅琅上口,一讀就熟,有過目難忘的特點。而且言簡意賅,一點就透。即能警人之情,激人之志,又能發人深思,解人之憂。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和“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等等,無不是生動貼切,感人肺腑,且都成為鄉俗民諺,可見其魅力之強。

  另外,要增強格律詩詞的可讀性,還必須堅持一不要只寫給自己看,而別人看不懂;二不要只寫給高級知識分子看,用典陳舊且又僻奧。要以群體為主線,做到語言通俗化,要照顧數以億計的低文化的大眾,要讓他們讀得懂,聽得懂,這樣的詩詞作品才有它更大的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