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雜文隨筆>歲月隨筆>五月節之感想

五月節之感想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俗稱五月節。據說是為了紀念楚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而設。儘管心存疑問,但於這個業已過了幾千年的節日卻無傷大雅,不說也罷。

  其實,年少的記憶中,五月節就是個孩童撞雞蛋戲耍的日子。五月節當天清晨,當天空朦朦放亮,趁着太陽還沒有升起來之際,意中就會趕快起床,出了家門一直往前走,找到一片草地,最好是蒿草。但小時候不可能去太遠的地方,也就是距家十幾分鐘路程的動物園或苗圃,甚至過個道就是的藝術學校校園。不過其時系文化大革命後期,藝術學校尚未恢復,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3軍通訊營在那裡駐紮。

  對於薅草,母親囑咐意中:走一步,薅一把草。一直不停地走一百步,薅一百把草。然後不能回頭地往家走,把草帶回家晾乾了,遇到身上起個麻疹什麼的,泡水洗洗就好了。這天的草是很靈驗的。據母親講,意中幼年時,曾有一段時間忽然雙腿發軟,以致不能行走。多虧了一位老中醫配的幾副洗腿的葯,每晚用熱水沖泡洗腿,很快就治癒了。所以,意中內心始終對中醫充滿敬仰。就算不太相信母親所謂五月節薅草治病的說法,但為了不忤逆母親的好意,每年五月節都會第一個衝出家門薅草。至於那些草最終去了何處,就不是意中該關心的事情了。

  薅完草進家門,母親已經把粽子與雞蛋下鍋了。此時,院子里開始陸續響起了起床、洗漱與上廁所的各種聲音。偶爾還會有一兩隻晚起的公雞的啼鳴聲夾雜其中。當時,意中家雖然住的是樓房,但因為沒有暖氣,家家戶戶靠燒煤取暖。所以,每戶都有裝煤的煤棚子。因而,各家都在煤棚子內圈出一個雞窩,養雞就成了家家戶戶的第一副業。少年意中的腦海里,關於狗的記憶非常少。四個三層樓圍起的院子里,幾乎沒有養狗的。那是因為此前偶爾有養的,那狗經常被院子里頑皮的孩童追攆得四處亂竄,一度被逼得幾近瘋狂,咬傷了幾個小孩,被大人們費盡周摺合力處死之後,就再也沒人養狗討人嫌了。倒是因為院子里老太太很多,養了很多的貓。所以,院子里只聞雞鳴,而無狗叫。

  其實,一年四季的諸多節日里,除了春節,最忙活人的要算這個五月節了。儘管當時還沒有把民間約定俗成的八月節、五月節、清明節等列為法定節日,也沒有公休。然則對於那些從農村出來而落戶城市的老一輩人來說,這些“老節”在他們心目中,比“五一”、“十一”要重要的多。就是現在,對於農民來說,亦是這樣。

  為什麼說五月節忙活人,那是因為惟有這個節日必須吃的粽子是自家製作的。而包粽子所用的黏米,必須提前三五天就得用水泡上,而粽葉也要提前煮一下。所以,五月節的準備工作要提前三四天就開始的。說那時物質匱乏到了什麼程度?就拿包粽子來說吧,江米能憑證到糧店每人限購一斤。而粽葉,卻不一定能夠買到。商店裡偶爾賣一次,沒注意就告罄了。再想買,那就是明年的事了。一度有那麼一兩年,粽葉甚至脫銷。很多人家只能於五月節做江米黏飯,用碗盛着,撒些白糖直接就吃了。而此時的母親,卻會把頭年用過洗凈並細心保存的舊粽葉找出來,再用水煮一下,然後包成粽子。雖然味道稍差一下,但總聊勝於無。不僅如此,雖然江米緊缺,但農村親戚送來的大黃米還是很多的。所以,一個五月節,意中家的粽子能吃上一兩個月,甚至要包兩三次。鄰里、親戚跟着多吃了諸如的粽子,算小小的“反季”了吧?當然了,多出來的那些粽子,以大黃米的居多,偶爾也有江米與大黃米兩摻的。由此可以略窺意中母親生活中的節儉與智慧於一斑了吧?

  六點不到,院子里的孩子們手裡拿着煮好的雞蛋,紛紛走出家門。開始了五月節最大的娛樂節目,撞雞蛋。或三五個一堆,或十個八個一群,手握雞蛋,只露出個小小的雞蛋尖頭,然後找個對手,彼此以雞蛋相碰。所謂兩雄相遇勇者勝。就是撞雞蛋這樣的遊戲,亦是先出手的勝算大。愈畏畏縮縮的,雞蛋破碎的幾率就愈大。當然了,沒有人會把輸贏當得真。贏了就耀武揚威一下,但很快就會在下一輪被其他人攻破。而輸的人,就飛速跑回家裡,再拿一些新的出來再撞。反正家家戶戶都會煮上很多的雞蛋當早餐,早晚都得磕碎了食用。意中很佩服那些創意諸如撞雞蛋這樣的既帶有節日色彩,又取自必須使用物品的遊戲之人。僅僅一個動議,就給諸多的孩童提供了一個延續多年的祈盼節目,並經久不衰。

  世人皆知“每逢佳節倍思親”,然則能有幾人真正體味“遍插茱萸少一人”那種凄涼的意境?母親永遠地遐舉遠行了,她所親手製作的粽子業已無法品嘗到了,而更多的卻是她再也無法享用她所鍾愛的粽子了。雖然每年幾次的祭祀,意中幾乎每次都會帶上幾枚粽子,只是不知她是否還有感知?是否還能夠感覺到兒女的思念?

  社會發展了,生活富裕了。是節日就要大張旗鼓地轟轟烈烈地可着心情去過。五月節,應運而生的各色各樣的粽子就擺上了各家的餐桌,雖然饋贈之風很盛,變成禮品裝盒的粽子亦很精美。然則,意中是不屑一顧的。而惟有二姐送來的粽子,因為承襲了母親的手法與製作工藝,是意中最喜歡品嘗的。因為它蘊含著母親的味道呀!

  二零一三年六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