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打電話過來,哽咽着說,他父親走了。平日里不善言的我,更無從勸慰。但是我不能讓一個男人,在悲情中不知所措。我告訴他,做為男人、做為長子,現在不是沉痛的時候,而是要把悲痛的情懷暫時壓制下來,料理後事讓父親入土為安,才是當下的要事!掛了朋友的電話,我沉默起來。人生的生老病死,無人能夠例外。父輩們伴隨着我們的人到中年,也漸漸老去。而少年的“潤土”或變成了中年的魯迅,或變成了中年的潤土。而背負在每個人身上養老送終的使命卻沒有終結。有人給了父母活着時的天倫之樂,有人卻在父母生平時的“不肖”之後,以大張旗鼓的聲勢盜取孝道。人世的無字文章總是自己在書寫,而很少有人去看它。看只是別人的事,只要自己能博得大眾的讚許就行。至於其中的虛構成份有多少,只有自己心知肚明了。
這個朋友是我多年深交的朋友,人品不錯。對父母,也算得上是孝子了。只是他好些年在外,每年儘可能回家。即使自己回不去,他也會讓弟弟回家過年。他們兄弟倆除了每年給家帶一些錢之外,還會為父母帶去節日的團聚。這對於沒有文憑,靠力氣在外打工的他來說,已是最大的孝道了。這次回來,他陪父親到醫院檢查完后,得知父親病重。只是兩三天的光景,人走了,已去就是永別。他的悲傷,是不言自喻了。我又想起那句古語“林欲靜而風不止”的下一句話了。也許對於我的朋友而言,最大的憾事莫過於陪父親的時間太短了。而這種遺憾,是一輩子也補償不過來的。
朋友尚且如此,而我呢?父親現已花甲之年,每年都是離多聚少。父親本已瘸着的腿,是我一輩子的痛。目前勉強生活自保的我,只是把父母依然擱置在他們的生活自理之中。頻頻而至的電話里,又有幾次過問過父母的健康。養兒為防老的意義,又在哪裡呢?我在責問中,沉默着,一種發自內心深處的幾分寒氣,反常地出現在着陽春三月里。春寒料峭,已是昨日的光景,而在着陽光明媚的日子裡,卻有了幾分寒氣襲人的感覺。
人是萬物中的一粒,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誰也無法違背。朋友身上的悲意,讓我同病相憐;朋友身上陽春三月里的幾分寒意,讓我不顫而栗。也許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你看見了別人的悲痛欲絕,而是你看見了這種悲痛欲絕卻沒有幡然醒悟,而是接踵而來地再次體味。
想想人世無常,我們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在我們無法把握未來的時候,我們應該學會珍惜眼前人。在我們無法改變生存環境的時候,我們需要把持好自己。因為生命對我們而言只有一次,父母健在的時候我們需要做一個好公民,好兒子。而父母一旦離去,我們能做得就是送好父母最後一程,讓他們入土為安,讓他們含笑九泉。因為我們從父母平和離去的面容上,讀到“安詳”的字眼。
歲月在流逝中前行,不經意間兒女長大,父母老去,我們也在逐漸老去。做給兒女的不僅是我們的一種榜樣,更重要的是一種精神的傳遞。朋友,如果你非要問這種精神是什麼,那我就毫不猶豫地告訴你,它就是我們華夏五千年的根,這種根是從宗族的土壤里長出來,在孝道的沐浴下長到今天。它的名字有人稱它為《二十四孝》,有人叫它《弟子規》。倘若你讀懂了這兩本書,無論在何時何地何事里,你都不會有陽春三月里的這幾分寒意。而無書自通、無師自通的父輩們,沒有憑藉知識的傳遞,而是在順承他們父母的言談舉止間,開悟着賢達的著作,而且是現學現用,且影響着我們。
但願我們這代略識筆墨的人在若干年後,我們的子孫依然能讀懂《二十四孝》和《弟子規》,並施之於行!這是我們的大幸,也是民族的大幸!春寒料峭,已是昨日的光景,而在着陽光明媚的日子裡,我們需要的是其樂融融,而不是幾分寒氣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