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是人類的友人,也是一個永遠也談論不完的話題,對於一個愛讀書且可以稱得上“書蟲”的人,說起我和書的故事,那確實是個再好不過的話題。
我最早接觸的課外書籍是從小學開始吧!小學時候的我,貪玩而調皮,但書籍是遊戲之餘我的最愛,是能讓我變得安靜的靈丹妙藥。這個時期可以說是我讀書生涯的啟蒙時期。
由於學歷及視野的有限,我讀得最多的書籍是:童話、作文選、故事會。童話是每個孩子的啟蒙老師,它的語言淺顯易懂,而又曲折動人,是開啟想象之門的鑰匙。它打開了每個孩子的智慧之門,是孩子們一筆豐富的寶藏;它向孩子們描繪了美好世界的藍本,灌輸給孩子們基本的善與惡。直至今天,我依然很感激且喜歡我所讀過的這些童話,是它們開啟了我的文學之旅。
作文選也是我的愛好,卻並非為了寫作文而看作文選,只是想看看年紀與我相仿的同伴,他們的生活,他們的故事。閱讀為我狹小的空間視野又打開了一扇窗,讓我看到外邊世界的夥伴們的喜怒哀樂。至於故事會,這對於我這樣一個愛聽故事的年紀來說是很相宜的。故事會的故事情節比較曲折,語言也較淺顯易懂,敘事手法與童話又不一樣,它開拓了除童話描繪的世界以外的現實生活,是我從書本認識這個世界的嚮導。
中學時代的我開始接觸一些名著及文學雜誌,但總的來說,數量還是很有限。這個時期是我博覽群書的開端,幾乎是不管什麼書都讀,不加選擇,來者不拒。沒有形成自己的閱讀愛好及風格,對作品的理解也不深。印象最深的是初中時期讀的《魯濱遜漂流記》以及郁秀的《花季雨季》,還有高中時期讀的《簡愛》、《傲慢與偏見》、《雷雨》、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等。
《魯濱遜漂流記》讓我看到了人在惡劣的環境下堅忍不拔地意志力,以及人在與自然做鬥爭時所激發出來的無窮的智慧和力量,讓我在震驚之餘又受益匪淺。《花季雨季》是我接觸的第一本青春讀物,書中朝氣蓬勃的人物喚醒了我朦朧的青春意識,讓我意識到自己已經從女孩步入少女的行列,它是我成長道路上的啟蒙者與見證者。《簡愛》與《傲慢與偏見》是我廣泛接觸外國文學的開路石,它的作者皆是女性作家,文筆細膩優美,故事曲折動人,人物富有生氣和感染力,語言幽默,富有個性。總之,是十分值得讀的書籍。這兩本書讓我窺見了外國文學同樣優秀且博大的一面,為我日後閱讀外國名著奠定了基礎。《雷雨》讓我看到人性複雜矛盾的一面,故事情節一環扣一環,高潮迭起,讓人驚嘆作者駕馭小說的能力。路遙的《平凡的世界》讓我驚喜地發現原來寫農村,寫農民,寫平凡人的書籍也可以寫得這樣精彩,讓人讀得津津有味,不忍釋手。這些書籍開拓了我的視野,增加了我的智慧,豐富了我的思想,是我人生路上的良師益友。
大學時期的我閱讀習慣發生了轉變,開始由泛讀,瀏覽轉入細讀,精讀。我開始細讀一些以前讀不懂或不喜歡讀的書,經過課堂上老師的講解指導,收穫頗豐。最讓我感興趣的作品是俄國著名作家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書中所描繪的複雜矛盾的人物關係,主人公強烈的情感衝突與碰撞,人物內心細膩豐富的心理描寫等等,讓這本書讀起來跌宕起伏,引人入勝,讓人印象深刻。
以上就是我個人的讀書經歷,結合我個人的讀書經歷及感受,我總結出一些讀書心得,希望能給一些同樣愛讀書的讀者借鑒。首先,閱讀的範圍要廣,書讀得雜一點不要緊,魯迅曾在一篇文章中告誡我們:讀書要像蜜蜂采蜜一樣,要多踩一些花,這樣釀出來的才會香甜,倘若只是釘在一個地方,所得的就十分有限且枯竭。所以,我們讀書應該做到博覽群書,開拓我們的視野,做到融會貫通。其次,讀名著要學會細品,名著是大師們留給我們的珍貴的精神文化遺產,它富含許多知識和道理,這需要我們學會細細品味和深入了解才能領會。但有些名著並不是那麼容易讓人接受,這就要求我們需要一定的耐力和學歷,等到我們具備了這些條件我們再去閱讀,去領會。最後,學會思考。做什麼事情都要學會思考,讀書也不例外。當我們閱讀一本書時,我們可以考慮一下它的背景,作者簡歷,以及成書年代等等。這些會加深你對書籍的理解和記憶,提高你的知識素養,拓展你的知識層面。同時對閱讀中發現的問題作深入的思考,還會讓你的理解力更加透徹,調動大腦運轉,讓你變得更聰明。
以上是我和書之間的點點滴滴,我想說的是,書陪我做過很多平凡的日子,它給以我安慰和力量,是開啟我智慧的源泉,是我精神的棲息地。書籍已經成為
我記憶中美好回憶的一部分,我願以書為伴,繼續走好我漫漫人生路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