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老師給學生的贈言
這是大家在南大的最後一次聚會,四年來在這裡有過許多次學術報告和教學活動。歡聲笑語,聲猶在耳。唯有這一次惆悵多過歡樂,回顧多過展望。作為你們的的老師,四年來未能有更多時間與同學們相處言談,頗覺遺憾。我一直認為,相較於課堂教學,平時的自由交談可能對通識教育更為有益。
四年的時間不算太長,但它對一個人的影響卻十分重要。同窗生活是一種認同,它讓我們學會了,當遇到不如意的人事時,應當多一點寬容。我曾經說過,這四年是我教師生涯中最有成就感、最快樂的幾年。謝謝你們的寬容。也希望你們在分別之際,在四年同窗的同學筆記本上,寫下你的印象和祝福。
我很讚賞一個老師對畢業生的贈言,一定還要很認真地告訴你曾喜歡過的同學:“我愛過你!”向一直沒有勇氣向他道歉的同學說聲“對不起!”
你們即將走入社會,但談到人生的經驗,我總是頓感惶恐,憶起的只是“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八十年代的校園裡,曾興起過一陣存在主義思潮,那時的箴言是:人生即選擇。人生無非是追求幸福,而幸福只是主觀的感受,存在於我們心中。
我們都讀過許多文學作品,知道幸福的概念是多樣的,從不取決於社會的眼光,而是取決於自己內心的標準。所以只要相信自己的選擇,堅守自己的選擇,並且抱持“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思想,體驗人生過程,則幸福存焉。
生活是什麼?生活就是法國作家莫伯桑說的,它“永遠不可能像你想象的那麼好,但是也不會像你想象得那麼糟。無論是好的,還是糟的時候,都需要堅強。”社會與學校不同,社會更為複雜,人心更為難測,生活更為具體。
我所羨慕於你們的,是你們不可阻擋、咄咄逼人的青春。你們還有許多人生的牌沒有打出來,你們的將來,由你們自己去創造。比如工作、戀愛、結婚、生子等等。每一個階段都充滿憧憬和挑戰,也暗藏着挫折與失敗。不是每個人都能達到自我設定的目的,但每個人都能夠真實地生活。
最後希望大家永遠保持對生活的激情,做一個思考的人,一個快樂的人,一個有擔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