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培必修課學習心得(一)
作為一名綜合實踐教師,很榮幸參加了"國培計劃(20**)——中小學農村綜合實踐骨幹教師培訓學習,在長治學院的十天培訓中,我從各位專家、教授、學員中汲取許多養份,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使我對綜合實踐活動有了重新的認識。
一、對開設綜合實踐活動這門課程的再認識。
綜合實踐活動是新課程的亮點,它攜帶着新課改的全部信息要素,作為課改的"排頭兵"個性鮮明地站到了必修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行列中來,每周三課時,不能擠壓、挪用。綜合實踐活動以研究性學習為突破口,整合信息技術,勞動與技術,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通過主題探究活動,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又是一門綜合性、經驗性、實踐性課程。作為一線教師——課程的實施者必須領會課標精神,以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為主線,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通過親歷、體驗、操作……等讓學生手腦並動,使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運用獲取的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提高。讓每一個學生在經歷研究性學習的全過程中,學會與人合作分享,學會用自己獨特的慧眼看世界,從而增強學生的公民意識及責任意識。
二、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再認識。
我從20**年就承擔綜合實踐教學,十年來,我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探索,在探索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我對學生的指導活動一直是以提出問題為起點,以解決問題為終點,收到了一定的實效,在同行中領先。通過"國培"我深感自己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如重學生活動方案輕教師指導方案;重活動過程和階段的落實,輕活動細節的具體落實;重活動的過程的評價,輕活動終結的評價等。綜合實踐作為一門開放性極強的課程,綜合實踐活動本身是一個創造性個性化特彆強的過程,教師的指導方式也是多樣的。因些,我"采他山之玉,納百家之長",在"六環節"的指導課中進行改革,細化課程目標,如在不同課題研究的活動過程中,每個階段的要考慮不同學生的實際能力,確定分層活動目標且目標要清晰、具有可操作性。增強學生實踐學習的規範性,教師要為學生的活動儘可能提供導向或方法的支持,對優秀學生要留有空白多些,對不同年級的學生都要提供拓展的空間。另外教師還要對學生的研究過程全程跟進,特別是要充分發揮小組長的作用形成合作研究群體,還有在評價方面要形式多元,使不同的學生都有提高。
三、對綜合教師角色的再認識。
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效實施,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教師指導的有效性,綜合實踐不是老師"教"出來的,而是學生"做"出來的。所以綜合教師必須認清自己的角色,與時俱進,及時充電,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在教學設計中多研究學生的需要,使"教"服務於"學",對於學生的活動不能包辦,要作好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合作者,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課題因學生而定,方案由學生設計,學生親自收集信息、整理數據,結論由學生分析得出,……每次的指導課要以學生為中心,以解決學生在活動中的困難疑惑為目標,讓學生明確學什麼?怎麼學?學了怎麼用。在整個教學活動中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習為主線,以展示為特徵,以總結 評價為發展,使學生的學習能力,融入社會的能力逐步提高,讓學生知道世界是什麼樣的並成為一個有知識的人,讓學生知道世界為什麼是這樣的,並成為一個會思考的人和更理性的人。讓學生知道怎樣讓世界變的更美好並成為一個勇於探索創新的人。
"國培"學習中的每一天都讓我耳目一新,給我留下了深刻而難忘的影響,李忠康教授的"教育漫談"、長治實驗中學的"綜合實踐成果"展示、十位學員代表的精彩彙報……,特別是鄭州第102中學崔振喜校長的一名話"中國人不缺教育家,缺少的是教育實踐者"耐人尋味,我要把這次學到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充分發揮"綜合實踐學科帶頭人"的作用,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常態有效的實施再獻自已的力量。
國培必修課學習心得(二)
學習很快結束了。這期間有終身銘刻的友情,也有無法挽回的遺憾!有平時在工作中不曾擁有的快樂,也有不盡人意的憤懣和失落,但這些都已經伴隨着學習的結束,成為了一種永久的感情記憶。
這次的參訓老師都是來自河北各個區縣的骨幹教師,他們的學習成果將直接轉化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推動力,也將直接決定今後各個區域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水平和方向!所以無論對個人還是所在區縣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新課改已經實施了八年,綜合實踐活動課作為一門國家的必修課,雖然列入了課表中,但實際上是形同虛設。由於沒有專門的教材,沒有統一的課程標準,沒有專業任課教師,再加上大部分校長對這門課程認識不夠,所以導致這門課程一直處於擱置狀態。
培訓是在邢台學院,雖然感覺有點遠,但還是充滿期待。自東北師大學習之後,很久沒有抽出身來充充電了。尤其是課程管理上總感覺找不到突破的點。於是想趁這次學習的機會找點思路,希望能夠走出自己的思維怪圈。就這樣帶着好奇和"資深"進步青年的熱情,加入到了赴邢台學院的"國培"行列。
我們被安排到了專家公寓,其實就是把一個兩室一廳的房子分成了三個宿舍。我因為先到一步住在了主卧。接下來,就不斷有來自全省各縣區的老師成為了我們的家庭成員。雖然人多有點雜亂,但也找到了久違了的上學時住宿舍的感覺。由於我的年齡最大,大家都叫我王姐,還有的乾脆叫我"老大".相同的職業,共同的目標,使得我們不到一日便熟識了。更是因為暫時脫離了工作的煩惱,"解放"的快樂寫在了每個人的臉上。
開始大家還規規矩矩地呆在自己的"轄區內",一會兒搞笑才女"雙雙"便四處游竄,滿口混合著廊坊味的京腔,逗得滿屋子的人捧腹大笑,於是大家一下子親近了許多,像老朋友一樣。天地雖小,但人才濟濟:張口就"piapia"的蔣艷華;讓領導逼得想當校長的賈麗英;文靜的劉坤;聰慧的長梅;漂亮的張華,當然還有在課堂上非常特別的"討巧"老師,愛出風頭的"紅衣女郎"……總之,風趣幽默者有之,含蓄優雅者有之,平時默默無聞,但關鍵時候一鳴驚人者有之。骨幹教師所具備的各種素質在每個老師身上都有極致的發揮。相比之下,個別講課教師卻有點相形見絀。尤其是某一天上午的課,簡直是鬱悶難耐!期望與實際產生的強烈反差讓我經歷了失望煎熬的半天。且不說照本宣科似的講座聽起來是多麼的痛苦,單就宣讀過程中的"卡帶"現象就足以讓人大跌眼鏡。由於底氣不足而表現出明顯的缺乏自信,偶爾的闡述也是膚淺而蒼白。
這次"國培"的目標非常明確,但最終的效果如何,關鍵在於組織者,教學實施者。於是我在想,什麼樣的人才應該有資格做培訓教師?怎樣才能使短時間的學習成效發揮出永久的效益?如果像某位教師那樣,連自己都沒弄明白,僅靠七拼八湊的冗長的課件展示,然後完整地讀一遍,耽誤大家的寶貴時間不說,最重要的是會使培訓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培訓教師一定要做足功課,對本學科有一個系統深入的理解和認識,然後在實踐中驗證自己的理解和認識是正確的,具有引領性的,這樣才能拿出來培訓老師。
當然不盡人意的教師只是個例,大多數教師都非常優秀,他們常常會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收穫和感動。首都師範大學的陳教授,北京平谷的賈老師,還有邢台學院的周老師等,都從不同的角度對於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作了精彩的闡釋,或慢條斯理娓娓道來,或以生動的課例展示,或以開心的遊戲引發大家思考,總之"國培"不僅讓大家認識了一門學科,同時也讓大家開闊了思維,學會了思考。
感謝"國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