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經驗交流>xx縣開展教育綠色希望工程及勤工儉學紀實

xx縣開展教育綠色希望工程及勤工儉學紀實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在人類社會剛跨入新千年、新世紀,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舉國上下全面貫徹學習江總書記“七一”講話精神,認真實踐江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歷史時刻,省教育廳在我縣召開全省半寄宿制勤工儉學現場會,這既是對我縣的關心,又是對我縣工作的鞭策,在此,我謹代表中國共產黨XX縣委、縣人民政府以及全縣各族人民對前來參加會議的領導和同志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向長期以來對我縣教育與發展始終給予關心、幫助和支持的領導和同志們表示最誠摯的謝意!

  下面,我就XXXX自治縣的基本概況和半寄宿制學校勤工儉學情況向各位領導作簡要彙報。

  一、XX縣基本縣情

  XXXX自治縣地處雲南省南部,紅河州東南部。東面與文山州的文山縣、馬關縣相連,西南與我州的金平縣相望,南同國家級開放口岸河口縣接壤,北與省級經濟開發區蒙自縣毗鄰。滇越鐵路、昆河公路穿境而過,是通往東南亞各國的陸上交通要道。全縣國土面積1906平方公里,轄7鄉1鎮,77個村民委員會,694個自然村,895個村民小組。縣內居住着苗、漢、彝、壯、瑤等民族,總人口149101人,其中農業人口佔89.6%,以XX為主的少數民族人口佔全縣總人口的62%。境內最高海拔2590米,最低海拔154米,山地面積佔全縣國土面積的99%,屬典型的山區縣。立體氣候明顯,年平均氣溫16.5℃,年平均降雨量1650毫米,加之地處低緯,受東南海洋暖濕氣流的影響,境內濕潤多雨,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為動植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有利條件。

  XX資源豐富,全縣有森林面積65.2萬畝,其中人工林37.2萬畝,活立木蓄積量605.6萬立方米。南溪河、新現河、綠水河、那麼果河縱貫全境,水能理論蘊藏量達56.94萬千瓦,可開發利用的有20餘萬千瓦,目前僅開發6萬千瓦。礦產資源主要有銻、鉛、鋅、鎢、錳等有色金屬和大理石、硅石、花崗石、無煙煤、磷等非金屬礦。海拔1000米以下的熱區可開發利用的荒山荒坡50餘萬畝,適宜種植荔枝、龍眼、香(芭)蕉、菠蘿等熱帶水果,目前已種植優質龍眼、荔枝、芒果3萬餘畝,香蕉、菠蘿5萬餘畝。境內大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蘊藏着許多古老而珍稀的野生植物。現有野生植物188科3619種,其中國家保護和省級重點保護的有115種,各種動物有35目111科555種。XX蘇鐵、多頭桫欏、中華蜂猴、中華赤面猴堪稱世界四絕。以大圍山原始森林公園為主的生態旅遊業開發前景廣闊,大圍山原始森林和縣內的珍珠洞、白河溫泉、火山遺址、靈寶山石窟藝術、人字橋、烈士陵園、大睡佛等自然、人文景觀以及瑰麗多姿的民族風情,為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XX在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就為國家擔負過援越抗法、援越抗美等重大支前任務。從1979年至1986年,XX作為對越自衛還擊支前作戰的重點縣,又全縣總動員支前參戰。在自衛還擊戰期間,XX既是前線總指揮部,又是兵力、物資集散地,楊得志總參謀長的前線指揮部就設在縣政府辦公樓。50餘年來,有近40年處於戰爭狀態,使我們失去了一次次發展的機遇。50年來國家在XX的固定資產投資不到2億元(不含昆河公路)。由於戰爭的原因,XX豐富的自然資源得不到開發利用,經濟發展緩慢。1986年農民人均吃糧僅184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僅136元,貧困人口11.8萬人,佔總人口的98%,教育、科技十分落後。全縣7鄉1鎮有4個鄉被省定為扶貧攻堅鄉,3個鄉被州定為貧困鄉,是國務院確定的全國592個貧困縣之一。

  到2000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29519萬元,工農業總產值27275萬元,鄉鎮企業總收入23160萬元,財政收入1605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152萬元,地方財政支出790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96元,低於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682.6元(雲南省為1478.6元),低於紅河州農民人均純收入577元(紅河州為1373元),實現人均有糧347公斤。近年來,我縣經濟社會發展雖然邁出了較快的步伐,但仍然存在許多困難和問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仍然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低層次。經濟結構不合理,勞動者科學文化素質低,基礎設施滯后仍然是制約我縣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

  二、XX縣教育基本情況

  為了加快我縣經濟社會發展進程,我縣確立了科教興縣戰略,提出了“打基礎、興科教、調結構、建支柱、增效益”的方針,教育工作被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並採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促進教育改革與發展。“九五”期間把“兩基”作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舉全縣之力推進“普六”, 1998年基本完成了普及六年義務教育,被國家教育部認定為基本普及六年義務教育縣。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從1995年的95.4%上升到2001年的99.2%,在校生鞏固率從1995年的88.8%上升到2001年的99.1%,完學率72.95%,全縣15周歲以上人口文盲率從1995年的22.68%下降至2001年的1.61%。小學教師學歷合格率從1995年的75.8%上升到2001年的88.9%,中學教師學歷合格率從1995年的69.3%上升到2001年的92.98%,全縣校舍面積從1995年的125246平方米增加到2001年的160414平方米。

  目前全縣有教師進修學校1所,職業中學1所,完全中學2所,初級中學6所,小學109所(含完小42所),教學點37個(含一師一校31所),幼兒園2所。全縣有教職工1442人,有在校生22716人。有勤工儉學基地和校園綠化帶總面積2845畝。

  三、我縣開展勤工儉學的基本情況

  根據我縣財政困難,無法撥付辦學經費和中小學校擁有大量的勤工儉學基地的實際,從1998年開始,我們提出了一手抓教育教學,一手抓勤工儉學兩手抓的方針,並響亮地喊出了“吃飯靠上級,辦學靠自己”的口號,要求中小學校長要成為多面手,既會抓教育教學,又會抓勤工儉學,既能提高教育質量,又能增加勤工儉學收入。並採取種養結合、長短結合,多形式開展勤工儉學。同時還要求凡是有住校生又有基地的學校,必須養豬、種菜、種果,通過幾年的努力,全縣學校種植的經濟林果已達到1700多畝,其中八角1000餘畝、肉桂110畝、桔子145畝、核桃73.3畝、茶葉5畝、柿子29.5畝、荔枝44畝、禿杉67畝、花椒1畝、板栗50畝、竹子10畝、桑葉4畝、草果10畝。建豬廄40餘間,生豬存欄300餘頭,養山羊50餘只,養峰300餘箱,同時建成了花卉苗圃園、加工房和百餘間小門市。幾年後,全縣種養業收入可達200餘萬元。

  我縣滴水學區新榮小學,1993年引種了建水白桔、碰柑1000餘株,1997年起,開始有收入,到1998年收入就突破了7000元,並逐年提高。該校與龍古小學共同投資種植的60畝八角已開始掛果。在該校的帶動下,全縣掀起了勤工儉學的熱潮。僅灣塘學區就種植八角236.3畝,龍眼36畝,桔子35畝,核桃60畝,茶葉25畝,養豬51頭。每年在經濟林果中又套種玉米、黃豆、洋芋、芋頭、花生、豐收瓜、姜等短期經濟作物,邁出了“以產養教,產教結合”的第一步。灣塘學區雲盤小學在35畝基地中種下4600株優質桔子苗,目前桔苗長勢良好。在桔子地里套種的蔬菜不僅滿足了師生的需要,每年向外出售的收入近2000多元。

  四、我縣開展勤工儉學,走以校養校之路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做法

  (一)提高認識,統一思想

  由於我縣財力匱乏,財政自給率低,縣鄉財政除千方百計保教職工工資外,也無力撥付其它辦學經費,如XX二中在校生1000多人,已連續三年未撥付到教學經費,給教育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此外,由於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許多家庭因貧困而無力供自己的子女上學,每年有近3000名適齡兒童少年面臨輟學或輟學,教師為學生墊支科書費10萬餘元,學校欠新華書店的科書費30餘萬元,直接影響到“普六”的鞏固和“兩基”的進程,影響到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和經濟社會的發展。要解決教育教學中存在的辦學經費緊張的困難,靠等待縣鄉財力的好轉,靠外來的支持和幫助是不可能的,唯一的辦法就是在各級各部門關心幫助支持的同時,進一步發揮主觀能動性,加大勤工儉學力度,走以校養校之路,增強學校自強自立意識和自我發展的能力。

  1、開展勤工儉學,可以增加學校收入,改善辦學條件、救助困難學生,既能減輕學生家長的負擔,又能有效地控制學生輟學。幾年來,我縣用於救助困難學生的勤工儉學經費已達百餘萬元,上千名學生得到了救助,完成了學業。

  2、開展勤工儉學,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是邊疆民族貧困地區辦教育的必要條件,也是教育與經濟結合的有效形式。中小學生通過直接參与學校的勤工儉學活動,一方面培養了他們的勞動觀念和勞動意識;另一方面,又讓他們在參與中學到一些種植業和養殖業等方面的技術技能,為學生畢業返鄉后發展種養業,加快脫貧致富步伐奠定基礎。

  3、廣大學校師生通過直接參与勤工儉學活動,特別是養豬、養雞、種果、種樹、種菜等實踐活動,學校的許多問題都能自己解決,師生的肉食、蔬菜等都可以自給,這樣,就能改變學校辦學完全依賴政府的被動狀況,師生的勞動觀念和自立、自強意識也能得到增強。

  4、學校開展勤工儉學可以為當地農村發展種養業提供示範,從而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學校勤工儉學主要以種養業為主,學校種植和養殖成功了,又自然地成了當地發展經濟的示範點,為當地幹部群眾探索出一條脫貧致富的新路。

  (二)開展教育綠色希望工程和勤工儉學的基本思路

  我縣開展教育綠色希望工程和勤工儉學的基本思路是:在各學區半寄宿制學校、各中學認真開展種植業、養殖業、第三產業,走長短結合、以短養長和種養結合的路子,主要推行小果園、小菜園、小門市、小苗圃、小豬廄、小加工廠等六小工程。

  (三)開展教育綠色希望工程和勤工儉學的基本做法

  1、典型引路

  “九五”以前,我縣的勤工儉學以種植杉樹和包穀、黃豆等短期作物為主,效益不明顯,收入也不高。為使各校的勤工儉學更好地產生效益,幾年來,我們充分利用滴水學區新榮小學、灣塘學區及營盤小學、新華學區新華小學、職業中學等的成功經驗,引導全縣各小學開展勤工儉學。

  2、總體規劃,分類指導

  根據學校所處的不同的地區和條件,分別規劃並種植上八角、桔子、核桃、板栗、禿杉、茶葉、龍眼、肉桂等,並套種蔬菜、花生、黃豆等一系列的低桿作物,既可解決學生的吃菜問題,又能增加收入。

  3、大力發展以養豬為主的養殖業

  由於我縣地處山區,有住校生的學校和住校生都較多,加之許多學校的基地離學校又很近,這就為發展養豬等提供了條件。因此,我們要求每個有住校生的學校都要蓋一個能養10頭以上豬的豬廄,並提出了每年每校出欄肥豬必須達到10頭以上的目標。目前,有80%的有住校生的學校都蓋了豬廄,養了豬,有的學校年內已出欄了一批肥豬。

  4、根據各校的實際,辦門市,搞加工,建苗圃等,目前已建成100多個門市,收效很好。

  五、開展教育綠色希望工程和勤工儉學的基本措施

  為確保勤工儉學工作順利開展,我縣採取了以下一系列措施:

  (一)縣委、政府高度重視,加大扶持力度

  為使勤工儉學工作順利開展,縣委、縣人民政府高度重視,各部門積極配合,加大對勤工儉學的扶持力度。

  1、為充分發揮學校勤工儉學基地的作用,增強學校造血功能,逐步形成“產教結合,以產養教”的良性循環,緩解農村教育資金緊張的矛盾,改善辦學條件,2000年,XX縣人民政府出台了《關於在全縣實施教育綠色希望工程做好種苗供應的通知》(屏政發〔2000〕44號),通知要求,全縣中小學要充分利用校園綠化地帶和學校勤工儉學基地因地制宜地發展荔枝、龍眼、芒果、柑桔、核桃、八角、肉桂等經濟作物,和一些種植周期短,見效快、投資少,適應市場需求的作物,以短養長,長短結合,把學校勞技教育、勤工儉學和綠化校園,發展校園經濟結合起來。全縣實施教育綠色希望工程所需種苗由縣林業局和縣農牧局統一供應。乾果苗(核桃、八角、肉桂) 由縣林業局無償提供,熱果苗(龍眼、荔枝、芒果)縣人民政府每株補助3元,縣農牧局按每株2.5元的價格供應給所需學校。

  2、縣人民政府向上海徐匯區爭取20萬元作為教育綠色希望工程啟動資金,有償扶持,滾動使用。此外,縣委、政府及有關部門領導還多方籌措資金注入勤工儉學項目。

  3、縣鄉村無償劃撥土地給學校開展勤工儉學活動。

  4、提供人才保障。2000年,縣人民政府將一批林果專業、農學專業和獸醫專業的畢業生分配到教育系統,主要從事勤工儉學工作。縣人民政府還在全縣範圍內選調專業技術人員到職業中學任教,確保職業中學專業課的開設和勤工儉學的順利開展。

  (二)加強領導,強化管理

  縣人民政府明確提出要求,縣教委要高度重視勤工儉學工作,縣教委主任要親自抓,並由一位副主任具體抓,教委勤工儉學辦公室要認真負責抓日常工作,各中小學校長要一手教學質量,一手抓勤工儉學,各校均明確專人抓勤工儉學,對勤工儉學的開展有目標、有計劃、有管理措施、有考核辦法。縣教委將勤工儉學的成績納入對校長的實績考核,並採取相應的獎勵措施。

  (三)抓技術指導

  我縣在開展勤工儉學活動中,充分發揮職業中學的技術優勢,組織各中小學領導班子成員和勤工儉學管理人員到職中參觀培訓,職業中學組織技術人員到各中小學進行指導,使全縣勤工儉學能順利進行。

  六、開展教育綠色希望工程和勤工儉學的主要形式和基本效果

  我縣勤工儉學的主要形式是開展種植業、養殖業和第三產業,注重長短結合,種養結合。

  通過齊抓共管,我縣勤工儉學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經濟效益逐年提高,服務教育的功能日益顯現。僅2000年就收入81.5萬元,生均34.75 元,用於改善辦學條件、救助困難學生55. 9 萬元, 修建教學用房1500多平方米。

  XX縣灣塘鄉雲盤小學多年來始終注重抓勤工儉學,一個172人規模的學校,年勤工儉學收入達1.8萬餘元,生均100多元,蔬菜和豬肉又能自給有餘,該校的學生因為有了勤工儉學收入的救助,學生上學只要從家中帶上一點糧食,無須再帶生活費,成為只買鹽的學校。同學們自信地說,在學校比在家生活好,從而吸引住了學生。多年來,該校入學率和鞏固率均在100%,沒有輟學現象,教學質量也逐年提高,成為全鄉乃至全縣的佼佼者。

  新華學區新華小學通過開展勤工儉學,每年殺上七、八頭肥豬,學生在校的伙食只須買點鹽巴就可以解決。有一次,和平學區的20名老師到新華小學開展教研活動,新華小學只買了10 元的豆腐就完成了接待,因為其它的肉類和小菜全是學校現有的。

  XX職業中學種植業既有長遠規劃又有短期目標,果木種植和養蜂成為支柱產業, 2000年實現總收入4.05萬元,生均純收入達85.3元,校辦產業已完成了從探索試驗到成功的第一步,現正在向規模開發、示範推廣、產品加工包裝的第二步邁進。98年種下的近萬株桔子已開始掛果,兩年後,僅桔子一項就可以收入10萬餘元。另外300多箱蜜峰也可獲得好效益。

  全縣各中小學種下的64570棵八角、30200棵肉桂、10630棵桔子、8062棵核桃、4150棵柿子、3324棵荔枝、166棵花椒、9500棵板栗以及茶葉、竹子、桑葉、草果等將在二至三年內陸續有收入,僅八角一項,四年後每棵以最低價10元計算,也有64萬元收入,我縣的勤工儉學收入預計2001年生均40元以上,2002年生均60元,2003年生均80元,2004年生均100元,之後保持穩定,逐步提高。最多五年,我縣的勤工儉學收入就可達到200萬元以上,到時很多半寄宿制學校將實行免費或者半免費教育。

  七、開展教育綠色希望工程和勤工儉學中的困難和問題

  我縣的勤工儉學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由於起步晚,發展不平衡,仍然存在很多困難和問題,有的學校沒有充分發揮好潛力,有的缺乏經驗,管理不到位。更為困難的是大部分學校經費困難,一些好的項目無法開展,有的勤工儉學基地沒有開發,有的學校缺乏技術,管理不善,很多學校無後期管理資金,很多項目科技含量還不高等。

  今後,我們將繼續貫徹落實《面向二十一世紀教育振興行支計劃》、以及《中國共產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落實好黨和國家鼓勵、扶持勤工儉學和校辦產業發展的有關規定,加快勤工儉學步伐,按照“兩手抓”的方針,穩步發展教育綠色希望工程和校園經濟,力爭勤工儉學收入有較大幅度的增加。



xx縣開展教育綠色希望工程及勤工儉學紀實 標籤:電子工程師 教育的智慧 愛的教育 三生教育 教育走向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