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火蟲之墓》觀后感
“昭和二十年,九月二十一日的夜晚,我死了。”這是影片最開始的一句話。我的心靈便被深深地震撼住了。腦海裡頭一直不斷重複着那一開始的畫面:在一個荒涼頹敗的小車站裡,行色匆匆的行人頭也不回地往前走着。隨着鏡頭的拉伸,一個個穿着破敗的身影出現在我們的視線中,絕望而疲倦的眼神,臟髒的臉頰,亂糟糟的頭髮,渾身傷痕纍纍,卻在不住地思念他的親人……
這註定不是一部普通的故事,因為它所承載的內涵太深刻了——在戰爭中受傷害最大的永遠是普通百姓,就連無辜的小孩也一樣。
車站的管理員收拾着他的屍體,還嫌惡地搜着他的口袋,口袋裡頭調出來一個裝水果糖的鐵皮罐子,另一個管理員漫不經心地說還是扔了吧,於是這個破舊的鐵罐子被隨手扔在了髒兮兮的草叢裡,驚起螢火蟲漫天飛舞。
這是一部成功的動畫電影,它以它生動而具有感染力的畫面,深刻而又動人的情感,深深地打動着每一個觀看這部影片的觀眾。只要一聽到名字你就會想到哪夭夭桃花或是那漫漫螢火蟲……
剛開始看完這部電影的時候,我總算是被一片莫明的傷感所籠罩,然我不禁陷入了沉思,久久無法平靜。
看完這部電影我對日本的看法有所改觀,想想覺得戰爭總是無情的,不是對哪個國家而言,在戰爭中受傷最深的永遠是無辜的人民,戰爭只是領導階層做出的決定,並不符合人民渴望和平與安定的願望。這部電影便是以美日交戰時期為背景,以在戰爭中失去雙親無人照顧相依為命的兩兄妹為內容的。空襲時大家都躲到防空洞裡頭避難,炮火連綿不絕,房屋一幢接一幢被摧毀,到處都是人們的哭喊聲。炮火之後,到處都是不幸遇難者的遺體,臉上痛苦的表情依舊……
清太和節子原本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富裕之家,可是在戰火中他們的媽媽不幸遇難,哥哥為了不讓妹妹難過便一直隱瞞這個事實,帶着她到姨媽家寄住,剛開始姨媽還以禮相待,可是時間一久,人貪婪自私的本性便暴露無遺,她對兩兄妹的態度明顯不如以前,把他們兩個當成包袱,對他們極其刻薄,最後不願看姨媽臉色生活的清太帶着妹妹來到山裡生活。但是幸福的日子總是那麼短暫,不久妹妹就患上了疾病,清太帶着妹妹去看病,可是醫生見他沒錢支付醫藥費,說了句她妹妹是營養不良就不難煩的打發他走人。救死扶傷本是醫生的職責,可是這個醫生卻如此的冷漠。由此,戰爭對人性的扭曲可見一斑,它可以讓人不顧血脈親情,不顧道義,變得冷漠。
由於得不到應有的治療,加上長期營養不良,節子還是永遠的閉上了眼睛。而清太在一個人生活了一段時間之後,也由於飢餓死在了車站裡,在螢火蟲飛舞的時節,他們本該享受童年的歡樂,卻由於戰爭過早地離開了人世……
影片的結尾同樣是跟開頭相似的場景,漫天飛舞的螢火蟲給人無盡的傷感。
有人的地方就免不了會有戰爭,有戰爭的地方就會有悲劇。衷心希望這個世界不再有那麼多的戰爭,讓人們有一片可以幸福生活的樂土。
《螢火蟲之墓》觀后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