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進一步提高公務員依法執政能力加強執政能力建設
提高公務員依法行政能力
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了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基本要求,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提高黨的依法執政能力,十六屆四中全會對此又做了重點論述,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我縣來看,公務員素質有高有低,執法能力有強有弱,執法態度有好有壞,這些都直接影響着全縣依法行政的水平。那麼如何進一步提高公務員依法執政能力?從實踐看,我認為要做到“四個必須”。
一是必須遵循依法行政基本原則。隨着市場經濟體制的初步建立,規範政府共同行為的法律制度正在逐步完善,形成了一系列指導行政權運行的基本原則和具體制度。目前,我縣個別部門和鄉鎮還存在亂罰款、亂收費、亂攤派,巧立名目,坑害百姓等現象,對此,群眾意見較大,有的甚至上訪投訴。要防止和避免這些問題的發生,就要嚴格遵守以下五個基本原則。一要遵循合法原則。必須在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職權範圍內行使職權,不得越權行政。如與其處理的行政事務存在利害關係,要按照黨紀政紀的有關規定嚴格執行迴避制度。二要遵循公開原則。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事項外,縣鄉各級政府和部門管理活動和掌握的信息應當通過有效途徑向當事人、利害關係人和社會公開。三要遵循公眾參與原則。縣鄉各級政府和部門作出重大決策或者制定涉及公眾利益的法規、規章以及其他規範性文件前,應當通過社會公示,召開座談會、聽證會等,事先聽取民主黨派、群眾團體、公民和其他組織的意見和建議。四要遵循誠實信用和信賴保護原則。非因法定依據和經過法定程序,不得隨意撤銷、廢止或變更授予當事人權益的行政行為。因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法定事由確需廢止或者變更的,應當依法補償或者賠償當事人因此而遭受的損失。五要遵循權責一致的原則。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侵權須賠償。縣鄉各級政府和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尤其是領導幹部必須對其所作出的行政行為的法律後果負責,對違法或不當的行政行為承擔法律責任。
二是必須加強自身建設。群眾對公務員的行政行為總是要聽其言,觀其行的。“製法而自犯之,何以帥下?”依法行政,要求公務員以身作則,嚴於律己,成為學法守法的榜樣。然而,一些部門的公務員,置國家的法律法規於不顧,執法犯法,以權謀私,假公濟私,損公肥私,貪污受賄,嚴重損壞了政府公務員的形象,影響了依法行政的效率。要真正做到依法行政,縣鄉各級政府和部門公務員必須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廉潔奉公,公平執法,不偏不倚,提高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在新形勢、新任務下,公務員更要加強學習,努力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在尊重法律權威的基礎上通過嚴格公正的執法來樹立公務員的權威。公務員特別是領導幹部在以身作則的同時,還要監督好自己的同事、帶好自己的隊伍,一旦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嚴肅查處,維護法律尊嚴,群眾才會心悅誠服。只有公務員以身作則,廉潔奉公,依法行事,才能贏得廣大群眾的信任,才能把廣大人民群眾凝聚在黨和政府的周圍,同心同德,團結奮鬥,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
三是必須提高法律素養。黨的十六大指出,要“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質,尤其要增強公職人員的法制觀念和依法辦事的能力”。當前,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在我縣一些地方和部門還不同程度地存在。個別執法部門、特權部門的公務員把自己置於法律之外甚至法律之上,想管什麼就管什麼,想怎麼管就怎麼管,損害了公務員的形象,影響了黨群關係和幹群關係。這些問題的出現,其主要原因就是我們的個別公務員法律常識水平差,法律意識淡薄,依法行政觀念不強。要想真正做到依法行政,只有提高公務員特別是執法人員的政治法律素質,才能有效地制止濫用權力、違法行政的現象。因此,公務員必須切實加強依法行政法律知識的學習、培訓,並使這種學習培訓經常化、制度化,在學習和培訓中掌握勝任本職工作的法律知識,具備領導幹部所必需的法律素養,從而達到勝任工作,依法行政的目的。
四是必須自覺接受監督。公務員是為人民服務的,是人民的勤務員、辦事員、服務員,是人民的公僕。我縣個別公務員,特別是個別身在領導崗位上的公務員,習慣高高在上,惟我獨尊,以權代法,以言代法,搞孤家寡人政策,引起群眾反感。要改變這種“官本位”思想,唯一的途徑就是自覺接受監督。黨的十六大強調要“加強對執法活動的監督,推進依法行政”,要“加強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建立結構合理、配置科學、程序嚴密、制約有效的權力運行機制,從決策和執行等環節加強對權力的監督,保證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真正用來為人民謀利益”。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作為國家主人的人民依法委託領導幹部直接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公務員必須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為確保依法行政,我縣已建立起了權力機關的監督與民主監督、黨的紀律監督與司法監督、組織監督與社會及輿論監督、內部監督與外部監督相結合的監督體系。公務員必須樹立自覺接受監督制約的觀念,做自覺接受監督的模範和表率,大力推行政務公開制度,把行政行為至於陽光之下,自覺接受黨的監督、法律監督、社會監督、輿論監督,保障依法行政的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