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工作體會>醫院感染調查分析

醫院感染調查分析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醫院感染調查分析

  目的:調查和了解不同科室、專業、疾病發生醫院感染的具體情況,以制定相應的控制和預防方案。?

  方法:對本院內一科(收治心血管、結締組織、內分泌疾病)、內二科(收治消化道、泌尿系、血液系統疾病)、外一科(腹部外科)、外二科(骨外)、外三科(心胸、泌尿外科)、神經科、婦產科、眼科、兒科、中醫科、耳鼻喉科、口腔科進行回顧性調查,調查對象為1999年7月至2000年12月在以上科室住院48小時以上的患者共10734例,其中男性患者7901例,女性患者2833例。醫院感染的診斷按照"有潛伏期的疾病從入院第1天起,超過平均潛伏期所發生的感染,無明確潛伏期的疾病從入院第1天起,超過48小時所獲得的感染",實驗室檢查主要依據病原體培養、抗原抗體檢查、X線檢查等。醫院感染部位的診斷標準參照王樞群等編著的《醫院感染的診斷標準》。

  結果:1.?各科室醫院感染髮病情況:在10734例住院患者中,共發生醫院感染病人612例(658例次),感染病例發病率為5.70%,感染例次發病率為6.13%。發病率較高的科室依次為:內一科(15.33%)、中醫科(10.25%)、神經科(9.81%)、內二科(8.72%),其次是外一科、外二科、兒科、婦科、口腔科、外三科、耳鼻喉科、眼科(見表1略)。2.?醫院感染的部位構成:除去上呼吸道感染外,以下呼吸道、手術傷口、胃腸道、泌尿道感染最為常見,依次為22.04%、13.98%、8.36%、6.84%,以血液感染最為少見,只有1.82%(見表2略)。3.?醫院感染的原發疾病分類:以血液、造血系統疾病發生率最高,醫院感染髮生率為38.15%,其次為結締組織疾病(14.32%)、腦血管疾病(9.35%)、循環系統疾病(8.55%)、消化系統疾病(7.47%)、惡性腫瘤(7.33%),以良性腫瘤及結締組織疾病最少(見表3略)。結論:1.?從院內感染的科室分佈情況看,發病率較高的幾個科室依次為內一、中醫、神經、內二科,而以眼科、胸外科較低。我院內一科主要收治循環、內分泌、免疫系統及血液系統疾病,機體免疫功能障礙較大,加之激素及其他免疫抑製藥物的使用,造成感染機會增多。慢性病患者、長期患病遷延不愈、住院時間較長均增加醫院感染的機會。神經科的感染多以管血病尤其是活動不便、長期卧床及昏迷、各種插管的患者為主,常常發生肺部感染及泌尿系統感染、褥瘡等。因而,對以上科室的住院患者應加強全身支持治療,加強基礎護理,保持住院環境清潔衛生,當應用免疫抑製藥物時應加用有效的抗生素,盡量避免有關醫院感染的一切誘因。2.?本組612例醫院感染的部位中,以下呼吸道、手術傷口、胃腸道、泌尿道感染最多見,與全國、全省、監測資料報告相一致。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發生在內科及神經科,手術傷口感染以外一(腹外科)多見,胃腸道感染則以兒科、內二科多見。考慮與原發病、抗生素的濫用、陪人過多、病房內空氣不潔凈及護理不當(如未及時翻身、拍背排痰)等因素有關。提示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要多花精力控制以上諸因素,建立病人感染檔案,加強預防及控制工作。3.?在我院外科手術傷口感染中,Ⅰ級傷口感染率為1.1%,明顯高於衛生部有關綜合醫院管理標準所規定的<0.5%的規定。無菌切口感染與患者原發病、免疫功能、術前皮膚準備、無菌技術、手術技巧及手術持續時間、術中使用器械及液體的潔凈度、抗生素的應用等因素密切相關。為減少院內感染的發生,必須注意以下幾點:①嚴格無菌操作,提高手術技術水平,縮短術前準備及手術時間。②加強手術室環境的管理,保證術中室內空氣的凈化。③加強手術室、供應室的常規消毒和隔離工作,確保術中器械物品的無菌質量。④盡量減少手術室內的參觀人數,嚴格限制其活動範圍。⑤合理應用抗生素,尤其應盡量避免預防性用藥,減少耐葯菌株的發生。⑥手術后對病人要嚴密監測醫院感染徵象,及時採取正確的控制措施。



醫院感染調查分析 標籤:醫院見習 分析評議 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