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就喜歡文字。也許這是與生俱來的,是生長在骨子裡的。我無法不喜歡,正如我無法強求兒子喜歡它一樣。
因為跟着目不識丁的爺爺奶奶生活,因為家庭條件的限制,家裡根本不可能有可以閱讀的東西,所以小時候的我能讀的只有課本而已。
記得鄰居家買了電視機,訂了電視報。小小的我是多麼羨慕他們家的孩子。多好啊,有電視看,有報紙讀。偶爾去他家玩,發現他們對電視是情有獨鍾,對報紙是不屑一顧的。他們不稀罕,我卻是稀罕得從上到下,從左到右仔仔細細地讀個遍。好想時間可以停留,好想能一次看個夠。
沒有可以閱讀的東西,聽聽別人寫的文字也好啊。那時候家家戶戶有廣播喇叭,我家的偏偏是時斷時續。有時為了聽清楚一段文字,我站在凳子上把耳朵貼着喇叭。有時能聽清楚,有時還是朦朦朧朧,糊裡糊塗。無奈、黯然得猶如沒有水的魚。
那時候做得最多的夢就是有很多的書可以讀,有很多漂亮的筆記本可以寫東西,還有一台只有一個頻道的電視機。在夢裡我是富有的,幸福的。這樣的夢一做就是許多年。可每次從幸福中醒來,依然還是“家徒四壁”,心空落落的疼。
畢業了,自由了。不用再為明天的考試挑燈夜戰,不用再為了可怕的數理化而做噩夢。我可以隨心所欲喜歡我喜歡的文字。我開始拿起筆,寫下我如絲如縷的愁緒;寫下我瑰麗卻遙不可及的夢想;寫下我的迷惘與無奈。我的青春,我多夢而濕潤的雨季就在那兩本厚厚的日記本里。
有一天,我的文字里有了一個他。於是思念會在紙上如藤蔓一樣蔓延;眼淚會在紙上開出溫熱憂傷的花朵;心的碎片也會偶爾夾在日記本中。
某年某月某日,小小的他來到我的世界。從此我的眼裡、心裡、筆下只有他的點滴:落地6斤,滿月7斤半,五十天開始有意識的被逗笑,六十天開始牙牙學語……我的文字記錄了兒子成長的每一步。許許多多的第一次;許許多多的童言稚語;許許多多的錯誤;許許多多的叛逆。一本成長記錄本是我給兒子的禮物。是我,一個母親用心為兒子留下的美好記憶。
有了充足的時間,有了少許的經濟。我終於可以愛我所愛,想我所想。每年的報刊征訂季,我就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是饑渴太久,是渴望太深,我猶如一個貪婪的小孩,捨不得這份,丟不掉那本。每次的選擇總是那麼“撕心裂肺”。
在一個寧靜的午後,一個人,一本書是我工作之後美好的休息。有雨的夜晚,一盞燈,一段情感的美文,淚眼朦朧,心兒軟軟。我在別人的文字里感動着、憂傷着、溫柔着。
曾經用筆書寫我的心事,現在用鍵盤敲出我不惑的心。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動人的語言,只是從我心底流淌出的生活與情感。我字寫我心,不是附庸風雅,不是為賦新詩。只是因為我喜歡。
有句話頻繁的出現在我青春的日記里:讀書縱不成富貴能脫俗。脫俗,超凡脫俗,多好啊!也許這就是我喜歡的境界,就是我喜歡文字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