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正是霜寒露冷、黃葉凝露成霜時候。九月是金色的,一片又一片的金黃映入人們的眼帘,就連黃昏落幕時的一溪清流,都倒映着金黃的色彩。遠山的青翠成了金色,大漠的草原風吹草低現了牛羊。秋風一過,季節就披上了黃色的衣服了。
金黃的秋天,帶來了收穫,也帶來了蕭瑟。自然規律有時正暗示着人們:一方面是收穫,而另一方面則是逝去了另一個繁華。春華不再,才有秋實啊。
在這樣孤瀟金黃的秋,菊花卻悄然出世。“百花已開盡,菊蕊獨盈枝。”當春天的喧鬧已去,亂花爭春的場面趨於冷靜,菊則淡然而又從容地點綴着人們感傷的秋。你看:那黃的、紅的、白的、粉的┅┅菊花千姿百態。它沒有桃花的輕佻,芍藥的艷俗,它的顏色紅的浮沉,黃的典雅,白的神聖。它也少牡丹之霸氣,無梅花之傲氣,同紅葉凌霜,與青松為伍。在這個金黃的秋,它開出了另一片色彩。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詩人採菊也只有在這個秋了。因為,菊自有自已的花期。它不會與花爭春,也不會如月季一樣開得讓人誤會成一朵玫瑰,它只是“開花獨自遲”。或許,這也是它的一份鎮定?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金秋賞菊,這菊花抱秋的意境也正如偉人的詞句一樣?彷彿我們已經看到,當滾滾長江東去,覆水難收,只有菊獨立寒秋,綻放着自已的風彩。“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秋”,這是一種多麼浪漫的孤傲精神!菊用它的淡定從容、鎮定與孤傲寫着它的骨氣。
我國古代又稱菊花為“節花”和“女華”等。又因其花開於晚秋和具有濃香故有“晚艷”、“冷香”之雅稱。菊花歷來被視為孤標亮節、高雅做霜的象徵,代表着名士的斯文與友情。
菊不僅“百花已開盡,菊蕊獨盈枝”,而且,菊還有藥用功能。菊花都有疏散風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的功效。現代人已有專門培育藥用菊花的。去年杭州一行,購得菊花茶。工作之餘,泡一杯菊茶入杯,稍刻,菊在杯中盛開,香氣也飄然而至,入口香甜,長飲之,便覺神清氣爽。這菊對人的藥用功效不就是它的品格奉獻給了人類嗎?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今又逢秋,我決定沿溪東去,在一曲折的田野路徑尋走,踩着小草的枯黃軟弱,去尋那黃花了。故路重遊,雖無法重合舊時足跡,但那心中的黃菊花依然盛開在岸邊。溪水自流,寒雁獨飛,秋陽遲暮,但菊花卻自顧開放。它一簇又一簇地開在一片軟弱下去的枯草叢中,它鮮活地色彩,嫩綠地枝葉,真的是獨立寒秋!
面對這寒秋里的菊花,我心底暗自誦詠起一句詩來:“凌霜留晚節,殿歲奪春花”。這菊花,豈是爭春的亂花可與其爭峰一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