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炎炎下,我等在A7高速入口,因為這次又是客人自駕車游,所以只好等待。一上車,冰涼的空間就讓我瞬間安定下來。
A7轉A6,再轉A4。半小時后就看到了指示牌:杭州灣大橋35673米。這次出行的重頭戲——杭州灣大橋呈現在我們面前。上橋,紫色的欄杆一下子出現在我的面前。是的,大橋又被稱為七色彩虹之橋,每5公里就會換一種欄杆的顏色。從寧波上橋的話,就會看到“赤橙黃綠青藍紫”的變化,上海上橋反之。其實這座橋不能稱為跨海大橋,因為橋下的水不是完全的大海,而是江水和海水的交接和混合。它處在錢塘江和東海的交接處,但我知道它是目前上最長的大橋,凝聚了我們中華民族兒女的心血。
今天橋上有霧,越往寧波方向走,霧越大。兩側瞧不清橋下的情況,隱約能看到有幾艘“小船”通過。被霧氣籠罩的橋面,隱隱約約的。朝前望去,遠處的橋就如一條巨龍盤旋在天空,讓人彷彿以為自己將通向天堂。七色的巨龍,騰飛吧,騰飛在無盡的天空中,炎黃子孫們是堅強的,任何困難都能高昂的跨越。橋面上,時不時有霧氣涌過,車穿越過,心情也穿越過。欄杆顏色不斷的變換,漸漸地到了橋南。我看了一下時間,從我的住居地到慈溪,才花了一個小時。想起去年同樣的時間,我到慈溪,足足花了四個多小時,和現在相比,真是天壤之別。
車子離開了大橋,繼續望寧波方向開,在高速和高速之間轉換,終於到達第一站“南宋石刻公園”。它位於寧波的“西湖”——東錢湖的東北側。東錢湖是浙東著名風景勝地,自然風光與人文古迹相映生輝,有陶公釣磯等錢湖十景,被郭沫若譽為“西子風光,太湖氣魄。”其人文古迹中當數南宋石刻群最為輝煌,堪稱國家瑰寶,在中國石刻藝術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中國歷代的石刻造像精品基本集中在佛教石窟和皇帝陵園,南宋卻是一個例外。偏安江南的南宋帝王,都夢想身後能安息到河南鞏縣的宋皇陵,與自己的祖宗北宋的七帝在一起。因此,南宋皇室建在紹興的六陵都是草草暫厝,營建較為簡單,名曰“攢宮”,志在北歸中原,沒有留下足可以代表這一時代風格的宏大陵園石刻。這一空白,正好被南宋的宰相墓所取代,東錢湖石刻群中的南宋宰相墓道石刻遂成為我國南宋時期規模最大、數量最多、雕刻最精的墓道石刻遺存,填補了我國南宋時期美術史、文物考古史、雕刻藝術史的空白。其元明石刻部分也是研究元明職官、衣冠、雕刻、墓葬等內容的重要實物。
東錢湖及周邊地區,是南宋最重要四位宰相的墓園所在地,史浩、史彌遠、鄭清之、史嵩之,四位宰相的政治生涯,幾乎涵蓋了南宋的高宗、孝宗、光宗、寧宗、理宗五個時代,這恰恰是南宋歷史最重要的五個時代,此後,從度宗時代起,南宋王朝江河日下,迅速走完最後的14年凄涼尾聲。東錢湖邊埋葬的四位宰相都是鄞縣人,其中三位史姓宰相乃是祖孫三代,因此鄞縣的史氏就有了“一門三宰相,四世兩封王”的獨特榮耀。今日在這個南宋石刻博物館中展示的石刻作品,基本上就出於史氏三相及他們家族的墓地。
東錢湖南宋石刻是2001年6月國務院公布的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由此建成的東錢湖南宋石刻博物館坐落於東錢湖東岸的黃梅山麓深林綠谷之中,以保存較為為完好的南宋丞相史浩堂弟史漸墓道為核心、向周圍稍作展開而建成。此地風景秀麗,左為青龍山,右為白虎山,前有一溪谷小平地,上水溪潺潺流過,面對連綿起伏、積翠鎖嵐的龍口山(案山),非常符合古代中國的“風水堪輿學”原理。博物館周邊不久將興建植物園、中國森林博物館及森林度假區等旅遊度假設施,串連成東錢湖最為獨特亮麗的自然與人文和諧組合的旅遊線。博物館佔地面積6.7公頃,由室內陳列和室外陳列兩大部分及周邊眾多石刻分佈點組成。主要為南宋史氏望族墓葬神道的地面石刻和明代少傅兼太子太傅余有丁墓葬神道的地面石刻群體,其中屬南宋時期的石刻140餘件,由宋太師齊國公史漸墓道、宋衛國忠獻王史彌遠墓道等4處墓前石刻組成;這些墓道長50米至數百米不等,現存較為完整。其墓道選址運用堪輿學原理,依山臨水,兩旁按王公禮制,從下而上一般有神道坊、石筍、石鼓、石羊(石虎)、石馬、武將、文臣依次相對而立。石刻造型比例適度,線條流暢、精美傳神;武將戴盔穿甲,雙手握劍,威武肅穆;文臣戴冠穿袍,雙手執笏,沉靜含蓄;石馬披鞍系韁,昂首挺立;石虎蹲伏昂首,豎耳睜目。馬鞍等處還飾有纏枝牡丹、海獸波濤等圖案,表達美好意象,使石刻作品達到了寫實風格和浪漫主義的完美統一,為考證史氏顯赫家世和南宋歷史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屬元明時期的石刻40餘件,主要為余有丁墓道墓前石刻,整組石刻陳置完整,氣勢雄偉。尤其是望柱,高10米,頂端蹲伏駿猊,勢態威猛,刻劃精緻,在我國現存發現明墓中較為罕見。
石刻很精緻,吸引住了客人的腳步,雖然炎熱,卻是仔細的聽着講解。而山上鬱鬱蔥蔥的樹木更為我們增添了一份野趣。我們在南宋的時空里徜徉,呼吸着鋼筋水泥森林裡少有的新鮮空氣,而耳邊時不時冒出一聲聲鳥叫,人生是何等的愜意。
結束了下午的遊程,我們朝賓館走,望着窗外的市容,對於寧波這座城市莫名的喜歡起來。時尚中夾雜着江南的小橋流水,夾雜着江南的精緻小巧。到處可見的綠色和雕塑小品,讓我時時感到驚喜。我猜想着那三江口的天一廣場到了晚上該是如何的晶瑩剃透和燦爛?那百年的老外灘又是如何的精彩和滄桑?
入夜了,向窗外望去,繽紛的燈光讓我感覺我還在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