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六月,天氣晴朗,也不悶熱,正是輕裝出遊的好時光。
女兒來電告訴我一個好消息,今年上半年,她所在的鹽城分公司業務發展同比增速名列全省第一,公司領導打算在端午節休假期間,組織員工去大別山旅遊,每人還可以帶一名親屬隨行,她想帶老爸我與他們一起,出去走走。於是,我便有了這個難得的機會,成了這次“千里躍進大別山”之旅團隊中,用鹽城話說,唯一的“老爺子”了。
6月22日凌晨,我們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和興奮,於3點多鐘就到達指定地點集中,在公司王總經理的親自帶領下,由鹽城四海商務旅行社蔡先生負責導遊,登上豪華型大巴車,越過江淮平原,從六合地區跨進安徽丘陵地帶,途經合肥、六安,奔向鄂豫皖三省交界處的大別山腹地,於中午到達全國聞名的第二大“將軍縣”——金寨縣境內。
來到這個陌生的山區,沿途可以看到,山坡上長着高高低低的板栗樹和各種果樹林木,山腳下都是層層疊疊的碧綠梯田。當地人民非常勤勞,哪怕只有桌面大的一塊土地都種上莊稼,有的地方還種了水稻,真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好一派田園風光!隨處可見,依山傍水而居的山寨人家,住上各種各樣的樓房,外觀裝飾也很漂亮,樓頂上還裝上不鏽鋼貯水罐和太陽能熱水器,有的人家門前還停着小汽車,目擊之處,要比我先前想象的好得多。
昔日,“窮則思變,要干,要革命”的老區人民,如今,已經富起來了。但他們並沒有忘記過去,沒有忘記從這塊用革命烈士鮮血染紅的土地上,走出去的英雄兒女。大巴車駛至金寨縣城郊區,就有顯目的路牌標出大別山紅色旅遊熱線,瞻仰劉鄧指揮部舊址以及洪學智、皮定鈞、滕海清等將軍故居的地點。我們走進金寨縣城,腳踏着將軍大道,到賓館吃飯,餐桌上也可以品嘗將軍菜,給人直覺,這裡不錯,金寨是一個人傑地靈的好地方。
6月22日下午,我們從金寨縣城來到天堂寨腳下天水澗峽谷漂流,導遊稱之為赴大別山中第一漂。“全程3。8公里,上站口為海撥581米,下站口為463米,相對落差高118米,有大小龍潭池十餘個,漂流時間約兩小時……,”導遊解說后,關照安全注意事項,並要求大家把手機和錢包都放在車上,由他負責看管。因為這是一次遊客與水的驚險搏鬥,身上被水淋濕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於是,我和女兒脫下鞋襪,放在車上。捲起褲腿,赤腳走進漂流站口,看見被閘住的深潭碧水,已呈蓄勢待發之狀,潭水高出峽谷水面,要比一層樓高得多,連我這個出生於水鄉,從小就喜愛玩水的人,心裡也有些害怕。我看到女兒有點兒緊張,便鼓足勇氣對她說,有老爸我保護你,即使掉進水裡,也能把你救上來,不要怕!
我們穿上救生衣,登上雙人橡皮筏,父女倆一前一後,揮動木槳,先在潭水中劃了幾圈。不大一會兒,潭池中就泊滿了上百隻五顏六色的橡皮筏。突然,有人打起了水仗,不知是導遊的幕後策劃,還是遊客的自發熱身,有的遊客買了水槍,打得隊友顧頭,不顧腚子,隊友也拿起塑料盆子掐水,沒頭沒腦地朝他猛潑過去,直潑得他只有有招架之功,絕無還手之力。漫天飛濺的水花,也把鄰近隊友的衣服淋濕了,於是,他們也“以牙還牙”,投入了這場沒有輸贏,只圖樂趣的混戰,還沒有開始衝浪,有些人就渾身濕得像個落湯雞。遊客潑、打、笑、鬧,釋放心情,不知不覺的,緩解了衝浪前的畏縮情緒。
開閘放水了!不知是誰喊了一聲。嘩啦啦的潭水湧起橡皮筏,就像一匹匹脫韁的野馬向峽谷衝去。“哇,沖啊!”只見沖在前面的隊友們,有的拖鞋掉了,有的旅遊帽飛了,連打水仗的盆子也漂了。我和女兒坐在艙中,不敢疏忽大意,緊緊地抓住身旁的把手,只聽到啪嗵一聲,橡皮筏一下子由浪峰跌入低谷,濺起的浪花把我們身上全淋濕了,連坐的艙位也泡水了,真是好險啊!
湍急的峽谷溪流,故意和我們開玩笑,水槳划左邊,筏子歪向右邊,划右邊,筏子又偏向左邊,洶湧的波濤更加“惡作劇”,沖得橡皮筏子,前後顛倒着漂流,真叫人又好氣,又好笑。看到衝浪在前的隊友,那種揮槳駕舟如飛、一路高歌猛進的氣派,叫人不得不佩服他們的瀟洒與浪漫。我和女兒只好穩坐船頭,任憑浪遏飛舟,時而跌宕起伏,橫衝直撞,經歷撞擊礁石的驚險;時而飛流而下,木槳招架不住,遇有擱淺沙灘的尷尬;時而溪流狹窄湍急,不堪慌亂、碰撞、擁擠,遭遇航道不暢的緊張。雖然,我們不是玩水的“弄潮兒”,但在挑戰自我中,也同樣感受到激流勇進的歡樂。
倏忽間,我們又衝過了第二道潭池,一波未平、一浪又起,水浪漫進了筏艙,積水已經過半。兇險的漩渦也來搗亂,死纏着筏子直打轉,好像要把我們連人帶筏一起吞沒。我和女兒奮力搏鬥,好不容易,才擺脫了漩渦的糾纏,劃到一處水流緩慢的淺灘,傾倒掉筏中積水,拈輕怕重的橡皮筏子才漂起來,載着我們迎接新的挑戰。
“吃一塹,長一智。”女兒的膽子大了,划槳也更靈活了,成了獨當一面的水手。浪掀船起,船隨槳漂,橡皮筏也飛起來了。一路載着我們又漂過好幾處大小潭池,既有應戰激流險灘的探險,也有蕩漾於平緩溪流,穿梭於峽谷樹蔭,盡情享受夏日清涼的愜意。更為難得的是,一睹老鼠墩、鍾石、海獅石、龜石等大自然天鑿地造之作,觀賞到天水澗獨特的地貌景觀。
當我們漂流到終點站時,天色已經傍晚,山區的夜晚特別涼爽,導遊要大家趕快上岸更衣,可是,我們心中依然澎湃着,搏擊大別山峽谷溪流的激情,往日工作的疲勞、人生的煩憂和身上衣濕的寒氣,統統化着一片片浪花,隨水漂流而去……。
6月23日早晨,我們從住地金寨縣天堂鎮出發,登上去天堂寨景區的旅遊車,進入山區的公路,已遠遠超出了黃河的九曲十八彎,大巴車一路逶蜒盤旋着爬坡,人被晃得左右搖擺,尤其是盤山轉彎處兩車交會,我們的車貼近陡峭的山岩,交會的車更讓人提心掉膽,車輪旁邊的咫尺之外,便是萬丈峽谷深淵,進山之險令人時時捏一把冷汗。大巴車喘着粗氣,使勁地爬坡,我們從車窗向外望去,青山一道道的迎來,山嵐一陣陣湧起,從乘坐的車廂里,就讓人覺察天堂寨的“無限風光在險峰”。
大巴車行駛了一個多小時,停在天堂寨景區的入口處場地上,大家才鬆了一口氣。我們從金字形的天堂寨門樓處,拾級而上,走進國家級森林公園。境內雲山高聳,主峰天堂寨海拔1729。13米,系大別山第二高峰,古稱“吳楚東南第一關”。且山高林密,其森林覆被率高達96。5%,總面積達120平方公里,被譽為華東地區最後一片原始森林。我們漫步山林,一路感受天堂之美。
踏上鵝卵石山徑,向上攀行,山坡上古木參天,長滿了無數松、柏、杉、楊等常見的樹木,還有許多從未見過的樹木,比如連香樹、領春木、金錢松、巨紫莖、天目木姜子……等掛牌標名的樹木,大概屬於稀有樹種,所以當地的管理人員告知遊人。在這塊沒有塵囂和污染的凈土上,五洲四海的植物濟濟一堂,萬千生命都在自由的生長、繁衍,生生不息。
在這裡,沒有高低之分,高大挺拔的青松,有它生長的肥沃土壤,成為頂天立地的棟樑之材;低矮虯曲的黃楊,也有它紮根的岩縫石隙,顯示古樸遒勁的風姿。在這裡,也沒有尊卑之別,清脆欲滴的毛竹,有着安營紮寨,伸展蒼穹的廣闊空間;草本蕨類植物,照樣安家落戶,繁衍生息;乃至針鼻大小的苔鮮,也有它點綴山地的良好環境。這裡是一個百花爭艷、萬紫千紅的世界,那五彩繽紛的杜鵑開遍春山秋野,臘梅花、玉蘭花、天女花,名花異卉各擇其時,爭芳鬥豔,那麼,一簇簇、一朵朵不名野花,不論何時總是笑意盈盈,似乎哪怕山再高,林再密,也還少不了它呀!它們一層喬木,一層灌林,一層草衣,根根相連,枝枝相扶,把黛色的山體裝扮得壯美如畫,使天堂寨成為兼有我國“北雄南秀”的山嶽型風景名勝之一。
巍巍高山,莽莽林海,以“厚德載物”的博大胸懷,吸納、包容萬物,孕育着豐富的生態資源。據介紹,境內有高等植物1881種,其中蘭果樹、香果樹等40餘種為特種珍稀植物,還有白馬鼠尾草、白馬苔草被錄入世界物種名目的特有物種;脊髓動物近300種,其中金錢豹、娃娃魚等29種為珍稀動物。因此,這裡不僅是植物的天堂,也是各種飛禽走獸的樂土,每一種生命都是不可或缺的多樣性資源!
沿途可以聽到,幸福的小鳥們亮開嗓門兒,唱着圓潤甜蜜的歌曲;啄木鳥也敲擊着樹榦伴奏,還不時品嘗蛀蟲的滋味;常見的喜鵲站在枝頭,“喳喳叫,喜訊到”,討人喜歡;那麼,令人忌諱的烏鴉嘴也沒閑着,不妨叫幾聲,提醒大家注意旅途安全……,所有的禽獸都得天獨厚,嘶吼鳴叫,奔竄跳躍,各顯天性,共同保持這裡的生態平衡,同時也被這片森林養育着。
我們在遮天蔽日的林蔭里穿行,隨身攜帶的遮陽傘已成為多餘之物,連旅遊帽也放進背包里,大樹上懸挂的氣溫計顯示,林間氣溫攝氏26度。這裡是天然空調,也是自然氧吧。大概得益於,當地自然生態保持完好,植被覆蓋率高,植物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就多;加上飛瀑湍流的因素,不僅調節空氣中的溫度和濕度,而且瀑布湍流高位差與空氣摩擦所產生的負氧離子,不斷擴散到林區空氣中,就形成負氧離子含量極高的清新空氣。
我們流連於大別山群峰懷抱的原始森林之中,深深呼吸芳香類植物釋放的氣息,享受清心洗肺的舒暢,耳聞瀑布溪流的天籟之音,忘卻了都市的喧囂,偶爾觸及路邊的山花野草,也沒有世俗的雜念,完全融入藍天碧水、綠樹濃蔭的大自然之中,層層樹葉篩過的陽光,映出斑駁的樹影落在腳下,亦真亦幻,我彷彿看到一個頗有宗教意義或人類想象中永恆幸福的世界!
我帶着對“天堂”的的遐思和追尋,沿着山徑前行,登山遊覽瀑布群景區。未曾謀面,就聽到了九影瀑布的轟鳴。相傳神話中的八仙,每次上天庭,都必請本方土地爺,先到此地淋浴,然後,腳踏五彩祥雲去見玉帝,因八仙和土地爺在此留下倒影而得名九影瀑。
我攀登至一處絕壁前,舉目仰視,但見一道高六、七十米、寬十來米的瀑布水簾,從密林遮蔽的山崖上凌空而下,像天河決口似的,瀉向崖底的碧水深潭,在數百平方米的潭面上,激起飛花迸濺,飄渺的水氣如煙似霧瀰漫山林,擊水轟鳴之聲如雷震耳,亦似鍾罄迴響攝人心魄,讓人感覺走入仙境。
我盡興接近瀑布,接近水花,任憑飄忽遊離的煙霧淋在臉上、身上,涼絲絲的,抓緊呼吸富有負氧離子的空氣,享受一下大自然的恩賜,覺得身心特別舒爽,簡直快活似神仙,真是一處天然森林浴之地。
一路上,我們觀賞了一個又一個形狀各異的瀑布,它們中有的像白龍從天飛降,氣勢磅礴;有的像一道白綾頻頻擺動,飄逸俊秀;有的似飛珠瀉玉,跌至石坪,浪花翻飛;還有的幾度摺疊分岔,多姿多嬌,令人觀注、讚嘆不已。它們匯聚涓涓細流,浩浩蕩蕩,終年奔涌不竭的激情,把峽谷懸崖激活了;它們濃墨潑灑,使廣闊的森林變得更加鬱鬱蔥蔥;它們是天堂寨跳動的音符,給人一種震撼心靈的力量,一種海納百川的氣度,一種百折不撓的精神,一種勇往直前的追求……
我們從瀉玉瀑這裡登山,攀登到索道上站,已是氣喘吁吁,便乘坐纜車小憩片刻。導遊幫我們買好纜車票后,(老人和小孩可優惠半價),我和女兒登上雙人纜車,跨三山,飛兩澗,俯瞰青山在腳下起伏跌宕,綠水蜿蜒流淌,無限風光盡收眼底。眼前雲霧繚繞,耳聽呼呼山風吹過,體驗一回凌空飛渡,真有一種奔向世外仙境的感覺。這是我第一次坐這樣長的索道,從上站到下站全長1500米,高差450米,纜車運行約半小時到達終點,就去看江淮分水嶺了!
在海拔1603米的山樑上,矗立着一座巨石,上面刻着“皖鄂交接地”,可以腳踏兩省,放眼望江淮,背面是“江淮分水嶺”,山樑上的雨水,向左的流進長江,向右的流進淮河。我站在巔峰舉目遠眺,巍巍大別山峰巒疊嶂,溪澗交錯,森林蔥蘢,連綿不絕,氣勢無比雄渾;回望山下沃野平疇,阡陌縱橫,一碧萬頃,更是一派田園風光,其感覺真如在天上看着人間。
注目環顧群峰,白馬峰就像一匹駿馬,縱橫惠及皖鄂兩省,龍劍峰形如一條背脊似劍的恐龍,雄踞天堂寨的門戶,那麼,古稱“多雲山”的天堂寨主峰,雖然晴日當空,也有白雲繞山,這邊雲繞着山,那邊山攬着雲,一動一靜,虛實變幻多姿,給人一種空濛迷茫、神秘莫測之感,更顯得巍峨雄奇了。
由於時間關係和體力不支,雖然我們沒有向天堂寨主峰進發,登臨絕頂,“一覽眾山小,”但堅持徒步下山,登上海拔高1450米的龍劍峰,卻也自豪“山高我為峰”。
龍劍峰,山高峰利,其山脊形狀酷似一柄巨劍,脊背長大約二、三十米,最窄處大約也只有二、三十公分,脊背兩側非常陡峻,以險、奇著稱。遊人經過此處,好像在劍面上行走一般,必須手腳並用,匍匐前進,亦別有情趣。倘若稍有不慎,便落入萬丈深淵,真的到天堂去了!
我們有驚無險,通過了“龍脊背”,欣然登高攬勝,觀賞這座以岩石為主體的山峰上蒼翠挺拔,萬松疊翠的奇觀。它們有的挺立於煙波飄渺的山頂,像鐵塔一樣傲然屹立;有的紮根於怪石嶙峋的懸崖峭壁之間,“咬定青山不放鬆”,像山鷹展翅飛翔;還有的生長在起伏的山坡上,像鳳尾隨風婆娑起舞;不論它們生長在哪裡,每一棵樹,以至一枝一葉都為天堂寨增光添彩,無不體現着永葆青春的精神,倔強崢嶸的品格,給遊人以信心和力量,真不愧為王者風範。
我們翻山越嶺,沿途“樂山”不疲。導遊不時指着某個山頭,或者某塊山石,介紹這些喻人擬物命名的景點,比如“馬頭峰”、“白象戲水”、“金獅嘯天”“老君赴會”、“屈原問天”以及“筆架岩”、“龜爬石”,“剪刀石”等等,無不傳神寫真,展現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然而,真正能近前觀賞的景緻,還只是一鱗半爪,許多的景點都是可望不可及,將畫面定格在腦海,留下遊興未盡的空間……
游罷龍劍峰,時間已近中午,就開始下行返回了。“上山容易,下山難”,下山的路不像一般景點有台階,大多數是崎嶇不平的石徑,或是樹木盤根錯節的羊腸小道,甚至,有的路段是近乎90度的“天梯”,必須抓緊鐵鏈和護欄,手腳並用,小心腳下。一路上翻山越嶺,幸虧有女兒照顧我,還得到鹽城旅行社司機梁先生的幫助,他有時拉我一把,或扶我一下,助我一臂之力。走累了,上氣不接下氣,森林就是“自然氧吧”,深深地呼吸幾下,就好了。口渴了,喝幾口水,衣服被汗水濕透了,也不要緊,森林就是“天然空調”,一會兒就乾了。自己記不清爬過幾座山越過幾道嶺,只曉得堅持、堅持、堅持到底。也不知道走了多少路,只知道腳下只有一條路,跟隨隊友走,不能掉隊。倘若掉隊,麻煩就來了,因為深山老林里,手機信息不好,沒法與外界聯繫。你身邊帶再多的錢,也沒用,那爬上與爬下的山路,沒有人能夠背着你走出去。因此,在“下山難”的歸途中,不論男女老少,每個人都經受一次難得的意志磨鍊,還真有一點大別山的革命精神。大家一鼓作氣向前走,大約走了三個多小時,直到午後一點多鐘,才回到天堂寨景區大門口,利用吃飯時間稍事休息,繼續漫遊白馬大峽谷,感受着累——並快樂着。
6月23日下午,我們從天堂寨景區大門外,向前走三、五百米,進入白馬大峽谷的上入口,就被眼前的靈動山水迷住了。遠望白馬峰腳下的這條深溝巨壑,兩岸多為陡立的懸崖峭壁,是典型的幽深峽谷,蜿蜒曲折的湍急溪流,就像萬馬奔騰、咆哮,驚濤翻滾拍擊兩岸,轟轟隆隆不絕於耳,頗有大峽谷的氣派。我們沿着陡峭的石級下行,走在溪流旁邊的幽靜林蔭道里,觀賞白馬大峽谷的旖旎風光。
沒走多遠,就看清對岸高山上的“天梯”,也就是,一條盤懸於懸崖峭壁上的空中棧道。既讓人望而生畏,又誘人涉足欲試,是一處勵志練膽的好地方,誰也不想失去這個機會。我們走過一道長十幾米晃晃悠悠的軟索橋,毫不猶豫地拾級而上,向著棧道攀登!腳下的台階愈來愈高,腳步也隨之沉重起來,感覺小腿發脹,直累得汗流頰背,大有“蜀難之難,難於上青天”的意味。但感覺還是神清氣爽,興奮異常,只是稍微放慢了邁步的節奏,盡量使呼吸平緩下來,一步一步的堅持着,不停地向上攀登。正如偉人毛澤東詩云“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陡峭如牆的絕壁也沒有什麼可怕的,不大一會兒,就落在腳下。我們站在棧道的最高處,作出“V”字形手勢,向山下揮手致意,挑戰自我又一次勝利了!有情的溪水也咧開嘴笑了,笑出朵朵浪花,笑出一個兩邊高、中間低的“V”字形,向我們和所有勇於攀登的人們祝賀,登臨懸崖峭壁成功!
從棧道下來后,我們沿着峽谷繼續走下去。全長6公里的峽谷深藏於陡峭懸崖內,常有棧道懸在峭壁之上,也時有索橋懸挂於兩岸之間,整個棧道是用原木或石塊鋪就,把沿線的峽谷奇景都連在了一起。我們一會兒由右向左走,一會兒由左向右走,年輕的隊友們就乘機在索橋上盪鞦韆,晃晃悠悠,不亦樂乎,也別有一番山林野趣。
兩岸崖壁上,時而有一道瀑布從峭壁上奔流而下,嘩嘩”作響;時而發現有一股泉水從植被茂密中潺潺流淌;甚而,有地下深處的暗泉奔涌於谷底……,白馬大峽谷就像一位虛懷若谷、從善如流的智者,集瀑、溪、泉、潭於一谷,匯成了一脈時急時緩、川流不息的峽谷溪流,成為千里淮河的主要源頭之一。
漫步峽谷溪流岸邊,一路上碧水清潭更是目不暇接。那大大小小的水潭一個接一個,有的很深,深得潭水變成了碧綠,就像嵌在谷底的一塊碧玉。有的很淺,清澈透底,潭底的卵石清晰可見,那大小不一、花紋奇異和形態獨特的卵石,或如群象戲水,或如珍珠散落,只要發揮想象力,就會賦予它們生動逼真的形象。雖然它們靜靜地躺在谷底,卻有娃娃魚和各種游魚覓食嬉戲其間,那也是一個多姿多彩的水底世界。那清泉溪水,就像天使的眼淚一般,是最清澈、靈動、深邃的水,不僅養育着萬千生靈,也把沉睡千年萬載的石頭,慢慢打磨成了遊客一睹為快的景點。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我們流連於天堂寨山水畫廊,就大體印象而言,天堂寨的山恰似男人的形象,陽剛、偉岸;白馬大峽谷的水就如同女人的形象,陰柔、靈動。這樣,山因水而雄奇,水因山而秀美。山水交融,正是天堂寨在大別山中得天獨厚的鬼斧神工之作。
在大別山這塊神奇的土地上,不僅有着奇山異水,成為人們休閑度假、觀光遊覽的天堂,而且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人傑地靈的地方,有着引人入勝的歷史人文景觀,而今成為紅色旅遊的聖地之一。
穿越時空的隧道,掀開塵封的歷史,可以看到,楚漢相爭時,“吳楚東南第一關”的雄關漫道;南宋時,文天祥、程倫倡導淮西抗元的古寨殘垣;元末,紅巾軍領袖徐壽輝招募百萬義軍,高舉天完國抗元大旗的插旗石;清末,太平天國與清軍對壘的古炮台、議事廳等歷史遺迹。由於大別山地處鄂豫皖三省交界處的戰略要地,扼江漢、江淮之要衝,且深山密林可藏奇兵,向東可以劍指南京,向西也能馬踏武漢,因此,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來這裡觀光,讓我們遙想到當年金戈鐵馬、氣勢恢弘的征戰場面,或是臨危不懼,“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據險退敵的英雄豪傑……,透過冷兵器時代的峰火硝煙,我彷彿看到大別山區人民精明強悍,威武不屈的品性。
6月24日上午,我們走進金寨革命博物館,又重溫了中國革命歷史這一課。據介紹,1929年,大別山北麓相繼爆發了立夏節和六(安)霍(山)兩面三刀大起義,誕生了兩支工農紅軍,金寨成為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紅軍北上抗日後,大別山紅旗不倒,鄂豫皖革命根據地一度成為抗日救亡的中心,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游擊戰爭。1947年,劉鄧率晉冀魯豫野戰軍南下挺進大別山,象一把利刃插進國民黨統治區心臟,揭開了全國性大進攻的序幕,金寨縣人民踴躍參軍參戰,迎接新中國的誕生。
在中國革命的進程中,金寨人民前赴後繼,先後有10多萬人民參軍參戰,誕生59位共和國將軍,被譽為“將軍的搖籃”,僅次於湖北紅安。其中,上將1人,即兩次榮膺上將軍銜的洪學智;中將8人,有曾被毛主席批示“皮有功,少晉中”的皮定均,曾被毛主席稱為“游擊專家”的林維先,還有,我們熟悉的曾紹山、張賢鈞、滕海清、李耀、陳先瑞、徐立清等將軍;少將50人,影視《亮劍》中李雲龍的原形王近山等50位將軍,都是戰功赫赫的金寨人,金寨革命博物館里懸挂着他們的尊容。此外,解放后,金寨縣在全國工作的省部級以上幹部也有500多人。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竟折腰!我們有幸踏上這塊英雄豪傑輩出的地方,探尋黨和人民曾經浴血奮鬥的足跡,心靈得到一次徹底的凈化,無形中經受一次愛國主義教育。
我們懷着無比崇敬的心情,拾級登上金寨縣城梅山史河西山,瞻仰了革命烈士紀念塔,參觀了紅軍紀念堂,拜謁了洪學智、林維先、滕海清等數十座將軍陵墓,以及鐫刻着10000多位金寨籍革命烈士英名的紀念碑,緬懷當年的紅軍英雄和紅軍將領們的不朽功勛,將永遠銘記於心並成為激勵我們奮進的動力。
也欣喜的看到,這裡已成為紅色旅遊的熱點,前來參觀、祭掃、憑弔革命先烈者絡繹不絕,有良知的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他們,今天的一切都是他們和無數志士仁人用奮鬥和犧牲換來的,因此,一定會倍加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更加努力地工作和學習,與時俱進,去開創更美好的明天!
6月24日下午,我們登車從金寨返回鹽城,結束了這次為期三天的大別山紅色之旅。此行,我親歷跋山涉水的艱難,一睹曠遠如斯的風光和天堂美景,並重溫革命老區的光榮傳統,也是晚年之幸事。欣喜之餘,不憚筆拙淺陋,欲把瞬間的所見所聞,載入《大別山遊記》,定格為永恆的記憶,讓更多人知道,大別山的山之魂,水之靈,它的人傑地靈,也許比山水形勝更值得人們讚美……(撰稿於2012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