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七年前來到厄瓜多爾海外項目部工作,女兒也隨着項目的成長,由天真的頑童變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都說女兒和爸爸親,這話我倒是有幾分贊同。七年前,愛女格格6歲。當我風塵僕僕,歸心似箭的站在家門口時,女兒卻將自己藏在了奶奶的身後,探出頭,一雙晶瑩剔透的眼睛盯着我。畢竟分別了六個月,孩子的記憶是有限的。在奶奶的催促下,她弱弱的叫了一聲“爸爸”。這一聲爸爸卻在我久別重逢的喜悅之中注入了些許酸楚。
一次閑聊之中,母親告訴我說,在我身處異鄉的時候,女兒因為想我,經常在睡覺前大聲的叫幾聲“爸爸”。這應該是孩子對思念的一種發泄,而我卻如同聽到了那嘶聲裂肺的呼喚。
孩子慢慢大了,我知道這種思念會隨着年齡的增長慢慢的沉澱。女兒不說出口,但是我依然能感覺到父女間的情感交融。為了緩解女兒對我的思念,在我出國之前我設想了在這個幾個月中女兒被媽媽批評的場景、天氣慢慢變冷的場景、女兒考試分數不理想的場景等等,精心為孩子準備了很多小紙條。我把這些場景下爸爸想對女兒說的話提前寫在紙條上。在我出發的前一天,分別藏在女兒房間的各個角落。一次,女兒頑皮被媽媽批評后,我讓媽媽告訴她在的床頭櫃抽屜的後面有爸爸的禮物。半個小時后,媽媽發來短信說:“本來批評她幾句還沒什麼事,被你這麼一折騰,孩子一個人躲在房間里看着紙條泣不成聲。”想來我也後悔,本以為安慰女兒的話語,卻勾起了她內心委屈卻不能撒嬌的小九九。後來,好奇心讓女兒一鼓足氣將房間翻了個遍,留下的字條一張也沒能倖免。
如今的女兒已經是初中生了,那種對爸爸的思念由開始的發泄變的越發含蓄。我隱隱感覺到女兒在我即將離開的幾天主動擁抱我的機會多了。不時的還會提醒媽媽對我好點,不要整天嘮嘮叨叨的。在我收拾行李的時候她會送我一個小禮物,讓我好好的替她保管,還不停的囑咐我回來還是要收回去的。在我臨行的早晨,女兒會提前去上學,也許是不願經歷和爸爸分別的痛苦。而我卻在女兒細微的變化之中慢慢的滋生着對女兒的愧疚。
轉瞬間,7個年頭。我享受着女兒對我的思念,更享受着女兒在情感的變化中慢慢的長大。作為父親,我沒有母親的情感那麼細膩,但我可以毫不掩飾的大聲說:女兒,爸爸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