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看過的一篇文字《不是所有的情人都愛我如生命》。潸然淚下。我是一個很感性的人。很自然地想到自己的女兒很像這篇文章的作者。好像是前年也寫了一篇父親節話題的文章。不過現在我的女兒呢,很會體貼父親了。下午 ,女兒從上海打來電話和我講了半個多小時。 欣慰。這篇美文轉載如下: 他們說女兒是父親前世的情人,可前世太遙遠,我們都喝了孟婆湯,不再能記得這些過往。只有今生如此清晰,我們的疏離的深愛,在歲月的顛沛流離中凝聚成緩慢的河流,我和你在河的兩岸,相對無言。
爸爸是八十年代初的大學生,出生在蘇北小鎮,父母故去的早,弟兄幾個只有他考大學走進了城市,畢業分配放棄更大的城市來到小城只因為小城離家鄉更近。工作勤勤懇懇,相親認識了老媽,旅行結婚,從此攜手一生,相濡以沫。這是一個普通中國人的一生吧,淡然安寧。
可我和老爸的關係太糾結,兩個完全不懂得如何去表達的愛的人,用各自獨佔的方式彼此傷害。明明很相愛,卻恨不得爭的咬牙切齒。
作為一個早熟的小孩,在我漫長的青春叛逆期里,我對他發火、找各種茬和他吵架、跟他冷戰直到他繳械投降。可他一個手指頭都沒有動過我,因為不捨得。而我也從來沒對他說過對不起,也從來不曾對他說我愛你。我記得他的每一個生日,但是從來都沒有對他說過生日快樂,每次在我猶豫要不要表示一下的時候,這一天很快的就過去了。
很小的時候,我就知道給媽媽準備各種禮物,手繪很多卡片,積攢零用錢買一無用處的小首飾。但是,我卻什麼都沒給過老爸,有的只是:知道了、不用你管、你煩不煩啊,這樣的句子。
爸爸很不平衡,他明明比媽媽對我更仁慈,他說,你就會跟我發狠。說對了,長這麼大,我從來不曾對任何人凶過,也不曾和任何人吵過架。在外面受了委屈就忍着,回來找茬跟我爸撒氣,心裡知道不會有人再這樣容忍我,不會有人包容我到幾乎沒有原則。
我小的時候爸爸總出差,一走就一個月,那個時候沒有手機電話,寫家信的時候,有兩件事情是必須提及的,一是跟媽媽彙報當地市場的菜價,二是問我牙長到幾顆。這種男人,那麼年輕就曉得關心糧食和蔬菜,曉得愛女兒,所以太難得。
我曾經想以後找男朋友就一個標準,如果我們旅行,我可以跟在你後面很放心,那就可以了。
就像我媽媽跟在我爸爸後面一樣,他會規劃好所有的行程,解決所有旅行中的困難,跟着的人只需要做一件事情就是看風景。我媽媽說,“就喜歡跟你爸出去玩,跟在後面只管玩,什麼都不用操心,還玩的很好。”我媽媽這麼說的時候,眼睛里都是歡喜,我心裏面全是羨慕。
上大學之後,媽媽偷偷告訴我,“你爸想你了,非讓我給你打個電話,就是不自己打,說不知道說啥。”其實,我也不知道說啥,每次跟媽媽煲電話粥,一說就是兩小時,老爸就坐在旁邊聽。學着給爸爸發短信,祝他生日快樂。後來,媽媽對我說,爸爸特別開心。我記得媽媽當時給我發過來的時候,我正走在江南冬日裡的路上,不自覺地就流淚了,風打在臉上,疼的是心。
開始和爸爸在電話里說話,他老了,我不得不承認這一點。曾經大學校園裡風華正茂的男生,就這麼在歲月蹉跎里蒼老了,烏黑油亮的頭髮也有了鬢角的斑白,又大又雙的眼睛也有了皺紋深深,他在前面走路的時候,我看見了他日漸彎曲的脊背,心中一陣涼意,我曾固執的自欺欺人以為他永遠都不會變老,永遠是家裡的頂樑柱,永遠都是生活的百事通。
我爸爸每次過節都給我發短信,他還把短信編成詩發給我,雖然是理科生,但是老爸拽起文來也相當不錯。我爸爸書法很好,以前過年都是他寫對聯,我小時候他教我書法,可惜我不學無術,未能繼承這好基因。我爸爸美術很好,他很有藝術天分,他自己畫圖紙設計了我們的家,秒殺所有設計公司,還幫我刻過幾枚不同字體的印章。我爸爸腦子很聰明,他很刻苦的考上了很好的大學,完全靠自己努力成為一個我眼中成功的人。我爸爸人很好,他努力事業非常顧家,我爸爸愛我媽媽、愛外婆外公、也愛我。可惜,我們彼此都太缺乏用語言表達的力量,我只能用文字去表達。
考大學的時候我堅持要學習中文,其實我所謂的自主決定也只是我做了個要求。可我爸爸三天三夜沒消停,翻遍了所有學校名錄、上網查閱資料幫我擇校。找工作的時候,我爸比我還急,他不是急我找不到工作,而是急找不到工作的話我會着急。
我要在北京買房子,爸爸來北京跑遍了每一個樓盤,認識了一堆二手房中介。他對北京的小區和樓盤比任何一個北京人都要了解。雖然因為土象星座的糾結,到現在我還沒能買上房子。
早在小學4年級的時候,我就在日記本里寫下人生的兩個生存原則,其一是不虧欠別人,其二是不後悔。二十年過去了,現在發現不後悔其實對我而言還是很容易做到的,但是活着不虧欠別人是不可能的,其他人確實不虧欠這個也可以做到。但是對父母,不虧欠是我這輩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之前,我一直是個報喜不報憂的小孩,當然也包括小時候隱瞞考的差的成績。長大后,更是什麼事情都盡量自己扛着,不想讓他們擔心。我也一直自以為我是很獨立的人,什麼事情都不用他們操心,並且他們的經驗也已經不適用於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其實我錯了。
聖經中說:“我在困苦中,是你使我寬廣。”無論什麼時候,我困苦無助,只要聽到他們的聲音,就增添了無數的勇氣和力量。他們讓我寬廣 ,讓我在這個世界上不會孤立無援,他們告訴我,至少還有他們。
我想真正愛你的人,永遠是在你的背後吧,他們看着你一點點的走遠,什麼都不說。而無論何時回首時,你都能看見他們一直在那裡,從未離開。
我想幫我爸媽在海邊買個房子,我知道他們不要太大,有一小塊田地種種小菜就足以。我知道他們都是太單純太善良的人,我想幫他們滿足他們悠然見南山的夢想。我世上最最親愛的人,我願一生陪着你們,走過這漫漫的人生路,讓我們永遠永遠不分離。
如果有來生,還可以做情人嗎?我知道,不是所有的情人都能愛如你愛我如生命。
老爸印象 文 / My daughter
父親節剛過,就看見老爸的空間上多了兩篇文章,分別是他和媽媽寫的對自己父親的回憶的文字。文字很樸素,感情很真摯,好吧,我也來寫篇,算是我們小家庭的徵文~
老爸50年代生人,摩羯座,靠近射手的摩羯座,故雖有步步為營之謀,卻無殺伐決斷之狠。當代史我學的不好,具體的大事件年月也記不太清,所以且按思維所至,散亂記錄吧。
老爸出生在兒女眾多的大家庭,在那個物資貧乏的年代生活尤其艱辛。蛋糕很小,一家人也吃得分外團結。奶奶生的多,存活率卻少。老爸是家裡的獨兒子,格外受寵,小時候性格也跋扈。連上面的兩個姐姐都怕他,哈哈。從小就跟着街坊里不三不四的小孩子混在一起。這個時候,文化不多的奶奶做出了非常英明的決定,讓爸爸學樂器。二胡,揚琴,口琴,手風琴,不一而足,價格便宜,又能分散他的注意力。這倒頗有些像舊社會裡闊太太的思路:擔心兒子在外沉迷酒色,索性給他們抽鴉片,關在家裡消磨意志,但也出不了大事。。。多年以後,父親回憶起來,非常感慨。曾經的那些玩伴們,有的吃了牢獄之災,還有的連生計都堪憂。如果不是奶奶當年果斷的結束了那些同儕影響,父親可能也是他們當中的一位。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
老爸大了一些,純良的本性漸漸暴露。幼兒園午飯里發的肉,他都捨不得吃,帶回去跟姐姐們分享。在學校里,他是文藝積極分子,愛寫文章,愛拉手風琴,愛出風頭,於是就有活潑的姑娘趁他練手風琴坐在樓梯休息時踩他的手,哈哈。後來響應知識青年下鄉的號召,父親被分到了距離市區不算太遠的某某鄉。臨行前,我大姑媽跟在車后,一邊哭一邊跑,依依不捨阿,那應該就是,若干頓午餐肉所引發的姐弟情!也是在那個某某鄉,他結識了我的母親。
父親擇偶有他的標準。在一同下鄉的姑娘們當中,母親斷然不算漂亮的。多年以後父親回憶起來,樂呵呵的說,我就看上你媽有文化,平時喜歡看看書,有知性氣質。他看準了就出手!大清早的去幫我媽挑水,小提琴也悠揚的拉了起來。這段黑白底片在十幾年之後被他記錄了下來,刊登在宜昌日報上,名為“琴聲悠悠,歲月悠悠”,張貼在我家寫字檯下。
父親是愛學習的。還記得我年幼的時候,他帶我去江邊玩,我就在旁邊玩弄着花花草草,他則掏出英文書,一個字一個字的複習。後來考上了電大,再後來還去了華師大讀書。每次他去武漢都要去很長的時間,回來給我帶的禮物,最多的是書,還有講故事的磁帶。現在還記得他剛出差回來,一把舉起我放在他頭頂,家裡的錄音機里傳來有音樂的童話故事的情景。
學習很重要!他說。我以前華師大的某某同學,特別勤奮,跟我一起去武漢的火車上還在背英語單詞,現在人家已經是“某某長”了。知識改變命運,是他經常說的話。在某一期實話實說的“一根稻草改變了兩姐妹的命運”里,他就特別有感觸。當時我們一家人坐在電視跟前吃飯,實話實說里講了這麼一個故事:農村家的兩姐妹,只能供一個人讀書了。她們的母親拿出兩根稻草,說,家裡的情況你們也知道了,現在抽出長的一根的,可以繼續念書;短的一根的,就在家幫忙務農。結果妹妹抽到了長的一根,考上了大學,在大學里,結識了年輕的同學們,有着豐富的大學生活;而姐姐,日復一日的過着枯燥粗重的務農生活,青春的雙頰因為日晒而變得黝黑。老爸看到這裡,一下子啜泣了,搞得我和我媽突然有些不知所措。男兒有淚不輕彈呵,我卻以為,無情未必真丈夫!
老爸對我寄望甚高,常常希望我能考上他的母校華師大。他跟我說,大學的校園比中學大多了,美多了。大學的生活如何如何豐富,在大學里你可以遇到多麼優秀的同學,你看你某某表哥,上了大學之後性格都開朗了,說話都一套一套了,這就是大學的影響啊!後來我不負厚望,負笈至上海求學,這是他覺得非常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每次假期回家,我問他有什麼需要我帶的禮物么,他就說,你幫我帶一些有你們學校校名的本子阿,筆阿什麼的就行了。。。後來我送了他一個校名錢包,他一直都捨不得用,藏在書櫃里。
幾十年的職業生涯,父親過的雖不是順風順水,但也心平,知足。和那些仕途或商海順遂的同學相比,似乎平庸了一些,但是我覺得他最成功的地方在於,經營着一個幸福而美滿的家。中國人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把自己經營好了,才有一種責任感去經營一個家庭,“成家,立業”,“安居,樂業”,先“獨善其家”,后“兼濟天下”。在他的同齡人中,很多人迷失於對名利的追逐,捨棄了對家庭的責任。到了五十知天命的年紀,才發現兩手空空。浮華過後的熱血終將冷卻,家中那盞等待的燈光也終於熄滅。
隨着我年歲漸增,父親某些“過時”或“老土”的觀念開始為我所重視。就是這樣的,人生的不同階段,有着不同的重心,不到這個階段,就無法體會到某些話的含義。我們這代人,總體來說比起他們,還是比較幸運的。至少我們小時候沒挨過餓,倉廩實而知禮節,物質上的不貧乏是一個人正常生長的前提,這至少讓他不會走極端。雖然由於趕上了生育高峰,我們面臨前所未有的升學,就業,買房,養老等壓力,但至少在一個相對長的期間段,只要社會和平,肯付出的人總還是可以得到相對不錯的收益的。有一個向上的通道(這個通道肯定不會太高),是向絕大多數運氣不算太壞且勤奮的人們所敞開的。在平衡了慾望和能力之後,我們還是可以獲得相對的幸福感的。有一次跟小小聊天,說道自己現在的某些決定,不得不考慮到父母的感受。他說,你只要放開去做,父母不會阻止你的,他們是會理解你的。我想,這可能就是大愛,即不以愛的名義來控制對方,以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成長的行為。這也將是我對自己未來的小孩的教育理念。就是這樣的,有些無形而尊貴的東西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被弘揚,被回顧,這應該就是父親節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