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散文>記事散文>重遊上海

重遊上海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1978年8月,我在青島服兵役,第一次回家返回部隊時,專程繞道上海玩了一趟,然後乘海輪到青島。三十年過去了,心裡總想着上海的發展和變化,特別是浦東更加吸引眼球。今年終於有機會,乘着市僑聯組織去華東考察僑務資源,於是,我與全市僑界同行從火車站集合出發,下午3點鐘趕到火車站的站前廣場,人員稀少,烈日炎炎,大地滾燙,陽光耀眼,不一會就汗流浹背,30分鐘后,人員慢慢來齊,其中有好幾位是帥哥和美女,大家精力充沛,沒有一點熱炎的感覺,進了車站第二候車室,內有空調,汗濕的衣服慢慢幹了,5點鐘乘車出發離開火車站向東去。還好,坐的是空調卧鋪,車廂開始有點熱,後來慢慢涼快啦,晚餐是在車上吃的自帶的方便麵,在大家的笑聲中,時間進入了深夜,一切聲音逐漸消失,只有火車的鐵輪與鐵軌的磨蹭聲沒有停止。第二天上午10點鐘,我們走出上海火車南站,浙江杭州的導遊小姐帶着中巴旅行車在車站出口處迎接我們。

  來到上海,我們首先是遊覽“南京路”,這條路現在已經改為步行街,遊人不多,天剛下了一場中雨。電動觀光小火車往返路的兩邊來回遊弋,坐車者人數不多,我們的同行也有想坐的,看到大家的意見都不統一,也就放棄了想法,一起步行,邊走邊看,商家林立,商品太貴,買者不多,南京路步行街,西起西藏中路,東至河南中路,步行街的東西兩端均有一塊暗紅色大理石屏,上面是江澤民主席親筆題寫的“南京路步行街”6個大字。國慶50周年時落成的這條步行街,使“百年南京路”煥然一新,成為上海又一處靚麗的城市新景觀。

  走在步行街上,千萬別忘了仔細看看市百一店(原“大新公司”)、華聯商廈(原“永安公司”)、上海時裝公司(原“先施公司”)和第一食品商店(原“新新公司”)這“四大公司”,無不把南京路的過去與今天不斷迭映在眼前,傳統與現代的交織為這條百年老街增添了別樣的魅力。

  已不算年輕的市百一店就矗立在南京東路、西藏中路口,這座解放前的“大新公司”是當時南京路上最好的建築之一,如今雖不再代表時尚和流行,卻依然是上海商業文化的一個象徵,幾十年來一直是中國最著名的百貨公司。

  走在這1200多米的步行街上,時時體會到一種莫大的快樂,彩色的鋪路磚石、統一的路心售貨亭、兩邊各類時尚流行商店、熙熙攘攘的人群、可愛的觀光小火車,以及設計別緻的城市雕塑……這些都構成了上海的現代都市風景。黃包車、香燭店、“美麗牌”香煙廣告不見了,身着旗袍、梳着盤發的上海小姐不見了,就連當年曾顯赫一時的“先施百貨”如今也完全換了樣子。現代的都市文明在這裡把所有屬於過去的痕迹抹得一乾二淨。

  步行街上,隨處可以感受到這路的平易近人:地面是淡紅色石塊鋪成,乾淨清爽,不必擔心滑倒,也不會踩到臟物;還有導盲道,讓盲人也能感受到逛街的樂趣;路中間更有各式花壇、綠化帶,花壇上還設有暗紅色大理石凳椅,走累了,隨處可坐,賞路景聞花香,還可以思量一下接着去往何處,絕對的逍遙自在。

  步行街上另一大景觀——步行街觀光車同樣引人注目。車由一節節小巧玲瓏的車廂組成,車廂上畫滿了精美的圖案,每節車的圖案色彩各不相同。登上車,彷彿鑽進了玩具車裡,任它帶着你逛個夠。步行街上最多的是人,或從容信步,或匆匆疾走,或閑坐休息,或饒有興緻地轉進每一家商店。街上跟人一樣多的就是各種商店了,且都是上海店家中的“大腕”:華聯商廈、第一食品商店、第一百貨、新華書店南京東路店……當然也少不了各大專賣店,“麥當勞叔叔”、“肯德基爺爺”自然不甘落後,而哈根達斯、天使冰王、必勝客也為有閑階層提供了世界各地著名的美食。

  假如肯早起,那你一定要來看看六七點鐘的步行街。那時的步行街,商店均緊閉大門,清潔工在進行路面的清洗工作,可街上卻熱鬧非凡,人們有的跳着交誼舞,有的打着太極拳,有的在溜滑板,有的在打羽毛球,真是玩什麼的都有,不像是一條商業街,倒像是一座公園,與白天的喧囂相比真是兩個世界。原來南京路步行街也是這般“淡妝濃抹總相宜”呢。

  從河南路口開始,步行街結束,繼續向東。一直到南京東路外灘,行人似乎又從21世紀墜入一個陌生又熟悉的時空,似乎是狄更斯筆下的英倫街景,似乎是在父輩的照相簿中見過。狹窄的街道,四方高大的建築,灰色調的圍牆和百葉窗,高高的天花板,尖尖的屋頂,每一棟樓都記載了一段曲折跌宕的故事。夕陽為它們添上一層薄霧,黃黃的街景透出一種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特有的迷離的浪漫。

  我們一行在導遊的帶領下,來到外灘,位於上海市中心區的黃浦江畔,她是上海的風景線,是到上海觀光的遊客必到之地。外灘的歷史:1840年以後,上海作為五個通商口岸之一,對外開放,1845年英國殖民主義者搶佔外灘,建立了英租界。1849年,法國殖民者也搶佔外灘建立了法租界。自此至20世紀40年代初,外灘一直被英科界和法科界佔據,並分別被叫作“英科界外灘”和“法蘭西外灘”。公共租界的工部局和法租界的公董局分別為它們的最高市政組織和領導機構。

  租界嚴然是一個主權區,西方列強以他們的方式經營、管理。建設租界,外灘就成了租界最早建設和最繁華之地。早期的外灘是一個對外貿易的中心,這裡洋行林立,貿易繁榮。19世紀後期開始,許多外資和華資銀行在外灘建立,這裡成了上海的“金融街”,又有“東方華爾街”之稱。於是,外灘成了一塊“風水寶地”。在外灘擁有一塊土地,不僅是財富的象徵,更是名譽的象徵。商行、金融企業在外灘佔有一席之地后,即大興土木,營建公司大樓。外灘的建築大多經過三次或三次以上的重建,各國建築師在這裡大顯身手,使面積不算大的外灘集中了二十餘幢不同時期、不同國家、不同風格的建築,故外灘又有“萬國建築博覽”之稱。外灘又名中山東一路,全長約15公里。東面西臨黃浦江,西面為哥特式、羅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壁式等52幢風格各異的大樓,被稱為“萬國建築博覽”的建築群。

  黃浦江是流經上海市區最大的河流,黃浦江源頭座落在浙江安吉龍王山自然保護區內。由於黃浦江通江接海,受到潮汐影響,平均每天兩次有明顯的漲潮和退潮現象,一天內的水位落差可達4米以上,如遇天文大潮,水位落差就更大了。在一百五十年前,上海僅是江南沿海的一個中等縣城,航運事業很不發達,人們沒必要,也沒能力在沿江修築堤岸,所以除東門黃浦江岸外大部分江岸是一片自然灘地,退潮時,江水聚滯在河床中心,露出一大片灘地,漲潮時,江水又沒過河灘。黃浦江是上海的主要河道,由於江寬水急,逆水而行的船隻就須拉縴行走。幾百年來,縴夫的足跡就在黃浦江灘踩出一條曲折多彎的小道,人們稱之“纖道”,這纖道就是外灘最早的路了。

  在上海的地名習慣用詞中,一般把河流的上游叫作“里”,河流的下游叫作“外”,如今天上海人習慣把虹口港上的漢陽路橋叫作“堅虹橋”,把長治路橋叫作“中虹橋”,把大名路橋叫作“外虹橋”,就是根據橋所在河流的位置來取名的。同樣,今蘇州河入黃浦江口的第一座橋叫作“外白渡橋”,依次向里的橋也俗稱“里白渡橋”(今乍浦路橋)、三白渡橋(今四川路橋)。如以縣城為依據時,距城近的地方稱為“里”,距城遠的地方稱為“外”,今南市區的“里成瓜街”和“外成瓜街”;“里倉橋”和“外企橋”等就是以此得名的。百餘年來,外灘一直作為上海的象徵出現在世人面前。

  進入上海縣城附近的黃浦江在陸家浜出口處形成一個急彎,於是上海人就以陸家浜為界,其上游稱為“里黃浦”,下游稱為‘外黃浦”。里黃浦的河灘叫作“里黃浦灘”,又稱“里灘”,外黃浦的灘地就叫作“外黃浦灘”,又稱“黃浦灘”或“外灘”。

  根據上述,“外灘’它該指從陸家深至蘇州河的黃浦灘地,這原來是不錯的。清康熙二十二年,清軍收復了台灣,鄭成功之孫鄭克埃投降,標誌着沿海反清武裝全部肅清。康熙二十四年(168年),雄才大略的康熙皇帝頒布了《馳海禁令》,即放鬆和放寬了從明初開始實行的禁止近海航運和貿易的“海禁”政策,中國近海航運和貿易又開始活躍起來了。位於中國南北海岸線中點的上海,是長江的出海日,又背倚中國最富庶的杭嘉湖平原,很快成為中國沿海的重要港口,與上海縣城小東門、大東門、小南門相近的黃浦江灘相繼建起了碼頭、堆棧、商行,從而促進了上海的城市經濟和建設的發展。大概在康熙四十年後,從陸家浜到方浜(今方浜路)的黃浦江灘地逐漸消失在不斷興建的各種建築中,從此,‘外灘”的實際區域就是今方浜路到蘇州河邊的黃浦江岸。

  外灘,上海的長廊,百餘年來,一直作為上海的象徵出現在世人面前。它是上海人心目中的驕傲,它向世人充分展示了上海的文化,以及將外來文明與本土文明有機揉合、創新、發展的卓越能力。

  外灘面對開闊的母親河——黃浦江,背倚造型嚴謹、風格迥異的建築群。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及近百年來在經濟活動領域對上海乃至中國的影響,使其具有十分豐富的文化內涵。外灘的江面、長堤、綠化帶及美輪美奐的建築群所構成的街景,是最具有特徵的上海景觀。早晨,外灘是人們的健身的場所;白天,它是繁華熱鬧的遊覽勝地;晚上,則是情侶的戀愛天地。每當華燈初上之時,外灘各棟建築物上燈光輝煌,一座座猶如水晶宮似的,令海內外遊客讚嘆不已。

  徜徉在這裡,我們領略着上海母親河————黃浦江的風采,遠眺着對岸浦東陸家嘴地區的新姿,感受着綠樹花壇間大都市園林的別樣風味,享受着大都市少有的清新空氣和明媚陽光。

  外灘城市雕塑群

  城市的美應有三個組成部分:建築、雕塑和綠化。而城市雕塑又被稱為"城市眼睛",是美化城市的重要部分。外灘城市雕塑群由"浦江之光"、"帆"、"風"三座不鏽鋼雕塑,位於金陵東路外灘綠色長廊中,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浦江之光"造型新奇,用豎向的水波和水珠形象組合,如五線譜上跳躍音符,以輕鬆歡快的旋律,奏着歌唱上海母親河黃浦江的樂曲。"帆"表現黃浦江上帆牆林立,船隊正駛向全國;帆與帆的連接,多曲線的漂動,增加了立體動感。"風"以銳角和鈍角、弧線和折線,褶皺波動表現改革東風勁吹,氣象萬千。

  陳毅廣場:十里南京路盡頭的陳毅廣場,新中國第一任上海市市長陳毅的塑像昂然矗立。陳毅塑像坐北朝南,用青銅澆注,高5。6米,底座用紅色磨光花崗石砌成,高3。5米,塑像再現了陳毅同志視察工作時的典型姿態,顯示他一路風塵,勤勤懇懇的公僕形象,又有和藹可親,虛懷若谷的儒將風度。每逢周末,在塑像前都將舉行隆重熱烈的廣場音樂會。陳毅廣場湧泉:位於南京東路外灘,陳毅塑像南面。它的造型是外周正方,內圈橢圓的現代化噴水池。水柱隨着聲音噴射,時高時低,池底安裝了彩色的光源,夜晚隨着燈光的變換,條條水柱輝映出紅,黃,藍,綠的光束,為外灘增添了瑰麗的夜景。

  外灘觀光隧道:外灘觀光隧道位於浦西南京東路外灘與浦東陸家嘴東方明珠之間,是我國第一條越江行人隧道,全長646。70米,2000年底竣工。建成后,隧道的兩岸出入口由自動扶梯輸送旅客,殘疾人採用液壓電梯輸送,隧道內採用九十年代國際先進的全自動、無人駕駛、牽引式封閉車廂輸送遊客,箱體美觀、舒適、輕穎、透明度高,整個過江時間約需2。5~5分鐘,其運輸能力最高可達5280人/小時。同時,隧道還利用空間,運用現代高科技手段,在隧道內演示反映人物、歷史、文化、科技、風景等各種圖案、景象及背景音樂,使過江過程帶有極強的趣味性、娛樂性和刺激性,給遊客留下美好的記憶。

  我們離開外灘,來到著名的上海城隍廟,坐落於上海市最為繁華的城隍廟旅遊區,是上海地區重要的道教宮觀,始建於明代永樂年間(1403-1424),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歷史。由於上海城隍廟內供奉的上海城隍神在上海地區的特殊地位,在近六百年的發展歷程中,上海城隍廟道觀的建設和發展得到了上海地區百姓的熱心支持。從明代永樂(1403-1424)到清代道光(1821-1850)上海城隍廟的廟基不斷擴大,宮觀建築不斷增加,最為繁盛時期,總面積達到49。9畝土地,約三萬三千多平方米。作為上海地區重要的道教宮觀,上海城隍廟在“文革”時期,自然也遭受了重大的打擊,神像被毀,廟宇被挪為它用。1994年,隨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逐步落實,上海城隍廟得到恢復,重新成為由正一派道士管理的道教宮觀。在各級領導的關心下,在道教信徒的支持下,上海城隍廟在短短六年的時間裡,便基本完成了一期修復工程。今天的上海城隍廟,包括霍光殿、甲子殿、財神殿、慈航殿、城隍殿、娘娘殿六個殿堂,總面積約一千餘平方米。

  上海城隍廟:始建於明代永樂年間,始建之時,規模尚小,經明清兩代屢次擴建,面積也隨之不斷擴大,極盛時期,廟基達49。9畝。清道光以後,因社會動蕩,上海政局不穩,加之解放后受“左”傾思想影響,上海城隍廟廟基不斷縮小,直至1966年關閉。1994年重新開放至現在,上海城隍廟面積尚有一千餘平方米。上海城隍廟殿堂建築屬南方大式建築,紅牆泥瓦,現在廟內主體建築由廟前廣場、大殿、元辰殿,財神殿、慈航殿、城隍殿、娘娘殿組成。

  城隍神,是城市的保護神,“城”,就是城池;“隍”就是乾涸的護城河,“城”和“隍”都是保護城市安全的軍事設施。中國早在周代就已開始祭祀“水墉”神,水墉神被認為是城隍神的原形。至少在南北朝時期,民間已經為城隍神立廟供奉。自南北朝以後,“城隍神”一詞屢顯官編史書。至明代,城隍信仰可謂是登峰造極,有人統計,明代全國有城隍廟1472所,也就是說當時在每一座中國城市中都至少有一座城隍廟,城隍神也被列入國家祭祀神靈範圍。

  由於城隍神是城市的保護神,城市居民對城隍神的更是祭祀尤謹。圍繞着城隍信仰,產生了多種宗教活動和民俗活動,其中一項就是每年轟轟烈烈的“三巡會”,其他的諸如城隍廟會等也連年不絕。

  大殿正門上懸“城隍廟”匾額,並配以對聯“做個好人心正身安魂夢穩,行些善事天知地鑒鬼神欽”。大殿內供奉金山神主漢代博陸侯霍光大將軍坐像,左首為文判官,右首為武判官,次為日巡與夜查,日巡、夜查以下為八皂隸。第一對立柱懸有對聯“威靈顯赫護國安邦扶社稷,聖道高明降施甘露救生民”以讚揚城隍神的功績,上懸匾額“牧化黎民”。第二對立柱上懸“刻薄成家難免子孫浪費,姦淫造孽焉能妻女清貞”的對聯以警示世人。城隍廟大殿在明代永樂年間已經存在,當時的上海知縣張守約將供奉金山神主霍光的金山行祠改建為上海城隍廟大殿,殿內依舊供奉金山神主霍光。1924年為火所焚,1926年開始重建,1927年完工,現在所存的大殿即是重建於1926年的城隍廟大殿,為全部鋼精水泥結構仿古大殿。

  元辰殿:又稱六十甲子殿。元,為“善”,元辰,就是指吉利時日的意思。元辰神靈是中國的年歲神靈,與每一位中國人的年運有關。中國古代子以天干地支循環相配由甲子起至癸亥結束,以六十為一周,故也稱六十甲子,后道教以六十甲子配以神名,從而形成了道教元辰信仰。因六十甲子神靈是星神,故也稱太歲神。在民間,指人們把某年在六十元辰中所對應的太歲神稱為當年的值年太歲,本人出生之年的所對應的太歲神稱為本命太歲。信徒禮拜本命太歲,祈求年年平安,吉祥如意的儀式,就稱為順星。

  慈航殿:慈航殿內供奉眼母娘娘(主治眼疾)、慈航大士(主平安)、天後娘娘(主出海平安)。慈航殿門上懸有對聯“善惡到頭總有報,舉頭三尺有神明”,匾額“慈航普渡”。

  財神殿:財神殿內供奉文昌帝君(主功名利祿)、關聖帝君(主平安)、財神(主財運)。財神殿門上懸有對聯“生財有道義為先,學海無涯苦做舟”,上懸匾額“福佑眾生”。

  城隍殿:城隍廟內最後一進殿為城隍殿。城隍殿兩側懸有對聯以讚揚城隍神公正無私“禍福分明此地難通線索,善惡立判須知天道無私”,上懸匾額“威靈顯赫”。殿內另有一幅贊神對聯“天道無私做善降祥預知吉凶禍福,神明有應修功解厄分辨邪正忠奸”橫批“燮理陰陽”。城隍殿中央供奉上海縣城隍神紅臉木雕像,正襟危坐。城隍殿內仿照明代縣衙公堂陳設,儀仗森嚴。

  由於大家好奇心太強,都想去浦東看一看,坐一坐上海磁懸浮列車,體會一下高速感覺,所以,我們都自己另外花費去坐上海磁懸浮列車,我們來到龍陽路,導遊幫我們購買了車票,痛痛快快坐了一個來回,感覺還蠻好。上海磁懸浮列車專線西起上海地鐵2號線的龍陽路站,東至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專線全長29.863公里。由中德兩國合作開發的世界第一條磁懸浮商運線2001年3月1日在浦東挖下第一鏟,2002年12月31日全線試運行,2003年1月4日正式開始商業運營。是世界第一條商業運營的磁懸浮專線。這列當今世界上最酷的列車,帶車頭的車廂長27。196米,寬3。7米。中間的車廂長24。768米,14分鐘內能在上海市區和浦東機場之間打個來回,它每小時的行駛速度最高可達432公里、每秒“飛行”120米,是全世界最快的

  金茂大廈晚上,我們來到浦東的金茂大廈,它位於上海浦東新區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黃金地段,與著名的外灘風景區隔江相望,由中國上海對外貿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造、管理,美國芝加哥SOM建築事務所設計,總高度為420。5米,是目前世界第三、中國第一高樓,佔地面積2。3萬平方米,地上88層,地下3層,裙房6層,總建築面積29萬平方米。大廈里有辦公樓、金茂凱悅大酒店、觀光廳等等。金茂大廈既有現代氣派,又有民族風格,堪稱上海邁向21世紀的一座標誌性建築。

  金茂大廈第88層觀光廳,高度為340。1米,面積為1520平方米,是目前國內最大的觀光廳。觀光廳裝飾豪華,全部採用進口天然大理石,其中牆面石材厚度只有3毫米;玻璃幕牆視野開闊,憑欄遠眺,黃浦江兩岸的都市風光以及長江口的壯麗景色盡收眼底。兩台每秒運行9。1米的直達電梯,只需45秒就可以將遊客從地下一層到88層觀光廳。在這裡,你可以欣賞妙不可言的朝霞與落日,與瞬息萬變的藍天白雲友好握手。

  全國首批4A旅遊景點金茂大廈88層觀光廳,面積為1520平方米,高度340。1米,是目前國內最高最大的觀光廳,榮膺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兩台每秒運行9。1米的垂直升降電梯,一次可乘載33位旅客,只需45秒鐘可將遊客從地下一層直送88層。登高遠眺,大上海的景觀盡收眼底,浦江兩岸高樓林立,黃浦江上百舸爭流,您可親身體驗"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美景。賞完外景,您還可以從上往下觀賞世界舉世無雙的酒店中庭,它直徑27米,28道環廊扶手在霓虹燈的照射下,金光閃閃。一道道環廊如同一排排畫廊,美不勝收。此情此景,無不激動人心,您會不由自主地拿起照相機留下永恆的紀念。金茂大廈無與倫比的酒店中庭被建築師、科學家、文學家譽為“共享空間”、“金色的年輪”、“時空隧道”。

  在88層觀光廳看夜景更是一種享受,被譽為萬國建築博覽會的外灘流光溢彩,美不勝收。遠處高架道路和大橋上的燈火似彩練環繞,與星月爭輝。此情此景令您猶如置身蓬萊仙境。

  在88層觀光廳設有中國最高的“空中郵局”——金茂大廈88層觀光廳郵政服務處,為遊客提供珍貴郵品和特色服務。觀光廳還設有數碼攝影服務,為遊客留下永久的紀念。

  為方便遊客,觀光廳進出口處的地下一層設有食府,提供不同風味、價廉物美的快餐小吃。在裙房的三至六層有不鏽鋼盤旋梯、玻璃地面的天橋和懸空的九曲橋。您可以在那裡欣賞風格獨特、構思大膽的建築藝術,還可以參觀展覽,選購紀念品,享受多種服務。

  金茂購物中心位於大廈裙房的3-6層,商場總建築面積為15664平方米。中心內部設計別具匠心,完美體現了給人以充足空間的購物理念。平均寬度達5米的主通道選用進口地板鋪就而成,光潔照人。由特殊玻璃地磚拼設的空中走廊及螺旋扶梯巧奪天工;氣勢宏偉的商場中庭結合大跨徑玻璃穹頂的自然採光賦予了整個共享空間造型的前衛時尚。購物中心採用以高強度不鏽鋼及落地式玻璃分隔組成的開放式商鋪,極具視覺穿透力。16組自動扶梯構築了順暢便捷的內部交通網絡,配合先進的照明、空調及安全設施,置身其中領略豪華愜意的購物享受。在金茂大廈有一棟日本人建的高樓,上海人稱它日本軍刀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