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討論或研究中國文化的學者,大概都承認一樁事實:中國文化的基調,是傾向於人間,是關心人生,參與人生,反映人生的。我們的聖賢才智,歷代著述,大多圍繞着一個主題——治亂興廢與世道人心。無論是春秋戰國的諸子哲學,漢魏各家的傳經事業,韓柳歐蘇的道德文章,程朱陸王的心性義理;無論是貴族屈原的憂患獨嘆,樵夫慧能的頓悟人生;無論是先民傳唱的詩歌、戲曲;村裡講壇的平話小說……等等種種。隨時都洋溢着那樣強烈的平民性格,鄉土芬芳,以及它那無所不備的人倫大愛。一種對平凡事物的尊敬,對社會家國的情懷,對蒼生萬物的期待,激蕩交融,相互輝耀,繽紛燦爛的造就了中國——平易近人,博大久遠的中國。
可是,生為這一個文化傳承者的現代中國人,對於這樣一個親民愛人,胸懷天下的文明;這樣一個塑造了我們,呵護了我們幾千年的文化母體,可有多少認識?多少理解?又有多少接觸的機會?把握的可能呢?
一般社會大眾暫且不提,就是我們的莘莘學習的讀書人,受了十幾年的現代教育以後,究竟讀過幾部歷代的經典古籍?了解幾許先人的經驗智慧?當年林語堂先生就曾感嘆過,現在的大學生,連“中國幾種重要叢書都未曾見過”,遑論其他?
特別是近年以來,升學主義的壓力耗損了廣大學子的精神、體力;美西文明的風行導引了智識之士的思慮、習尚;電視電影和一般大眾媒體的普遍流通更造成了一個官能文化當道,社會價值浮動的生活形態。美國學者雷文孫所說的當代世界是一個“沒有圍牆的博物館”。固然鮮明了這一現象,但真正的問題卻在於我們的根性尚未扎穩,就已目迷五色的跌入了傳播學者所批評的“優勢文化”的輻射圈內,失去了自我的特質與創造的能力。
就業壓力和生存壓力同樣在這個幾近瘋狂的社會裡把青年男女鍍上了形形色色的光彩,也許為了活得精彩而以致把原本具有的中國特質埋藏,不單是外表的異化,生活習性的顛覆,更甚者把中國母體的血緣烙印都不惜痛毀。中國人的指紋——漢字、書法……中國人的符號——漢語、史籍……等等對於當代手擁“蘋果”的青年才俊是那麼的陌生,那麼的隔閡。創造和努力盡在歐美,盡在西化,盡在不中不洋的夾生里肆意擴張——
我看了幾個宣揚沸騰的書畫展,真想躲在沒有中國人的陰暗裡痛哭一場,西裝革履的背後是如何糟蹋祖先文化的,踐踏中國文明的。我無從得知,什麼傳統傳承?什麼走進去,闖出來? 年紀輕輕就白紙黑字醒目的打出了二十幾歲的年齡,二十幾歲的攻讀臨寫,在母親肚子里就深入傳統了,是不是在玷污民族血統里本該具有的質樸和純真?是不是在把中國幾千年傳承的實事求是釘在了恥辱柱上?
當下颳起的“漢字聽寫大會”“中華經典誦讀”“中華好詩詞”,無疑是國人醒悟拯救中國文化的好舉措。但是現場衣着耀眼奪目的觀眾們,聽寫正確率總在百分之幾——是否心跳臉紅?何時才是國人整體醒悟而切實珍視自己民族精粹和民族精神的時刻?何時才是國人振興名族文化和民族文明的時刻?
文化傳承者的悲哀 標籤:文化苦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