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本書上看見一段文字:掛一個漂亮的鳥籠在房間里最顯眼的地方,過不了幾天,主人一定會做出下面兩個選擇之一:把鳥籠扔掉,或者買一隻鳥回來放在鳥籠里。這就是鳥籠邏輯。過程很簡單,設想你是這房間的主人,只要有人走進房間,看到鳥籠,就會忍不住問你:“鳥呢?是不是死了?”當你回答:“我從來都沒有養過鳥。”人們會問:“那麼,你要一個鳥籠幹什麼?”最後你不得不在兩個選擇中二選一,因為這比無休止的解釋要容易得多。原因很簡單:人們絕大部分的時候是採取慣性思維。
可是,生活往往會呈現太多有悖於慣性思維的跡象,碰到這類書面語言時,我就覺得詞窮,無法把心中的語言很好表達,灰姑娘穿水晶鞋的機會不是太多,既然生活在平淡的俗世里,那就分享生活的瑣碎吧!
院子里種植了一棵樹葉茂盛、枝椏蓬鬆如匾、主桿矮墩的枇杷樹,五月是枇杷收穫的季節,星羅棋布式的橘黃果子綴滿其間。 這時就會習慣性地等它們瓜熟蒂落時去造訪,享受那酸甜可口的滋味!可樹上的果子似乎在日漸稀少,某個東西少到一定程度時會幡然提醒眼睛去注視,仔細一瞅,哦!除了個體數量的流失,那本該呈圓潤光滑的枇杷竟然是歪瓜裂棗式占居多,怎麼這樣了?黃昏時分終於捉到“賊”了!一群鳥兒們憩息在葉間,品着珍饈美食,聊着世間冷暖,哼着愛的協奏曲, 或者黃鸝鳥占多數,因為我在樹下的草叢裡發現了幾隻蝸牛,斂聲屏氣地聽,黃鸝在樹上和蝸牛對唱:
阿門阿前一棵“枇杷”樹
阿嫩阿嫩綠地剛發“黃”
蝸牛背著那重重的殼呀
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阿樹阿上兩隻黃鸝鳥
阿嘻阿嘻哈哈在笑它
“枇杷”成熟還早地很哪
現在上來幹什麼
阿黃阿黃鸝兒不要笑
等我爬上它就成熟了
.......................
...........................
此刻覺得釋然了,原來,離開了慣性的東西也未必都是一種遺憾,有時小缺憾能換回一種超然物外的靈動美!少了枇杷的酸甜滋味卻讓你聆聽到了黃鸝和鳥雀們的天籟之聲,更讓你欣賞到一幅唯美的畫卷,我不會繪畫,否則我必定從藍天白雲晚霞落日畫起,然後畫籠在霞光里的村莊,畫被彩霞暈染過的枇杷樹,畫歌唱振翅的鳥雀,畫漫卷悠然的蝸牛...........
院牆上擺放了幾盆簡單的植株,前幾天欣喜地發現:那兩株如並蒂蓮的仙人掌分別生出了兩朵花蕾,無需幾日就會盛開,仙人掌花開的時期幾乎都忘了(難得見到它開花),以前在老家見過幾次,開得是梅紅色的。這幾天正當它給我期盼與希望時,意外發生了,隔壁人家的黑貓警長相中了它的魅惑?還是夜間追趕獵物太急?抑或有意讓我氣夠半死?清晨去廚房做早餐時,眼光習慣性地掃視一下院牆上方的花草,一旦心裡對某種事物有期待時,掃描它的頻率也會增高,不好!我的眼光被什麼東西突然打住了,丟下手中活,忙着究其蹤影,它已倒在“血泊里”,我從廢墟里扶起那株殘傷的仙人掌重新移植到另一發源地,看着它成了棄家落殘的孤家寡人,喪卻了那種完整的協調美,不免心生遺憾,看來它只能因創傷而沉淪了,想欣賞它的姿容已成枉然。過了兩個清晨,我的眼眸條件反射地大放光芒,噢!那殘缺了另一半的孤獨者竟傲然盛開着一朵嬌艷奪目的黃花,那晨露點綴、清風扶瓣、曙光沐浴的花朵開得如此振奮,在振奮當中糅合了幾許孤寂凄然之美!是一種缺憾過後的暮靄之美,我一廂情願地喜歡這種美!也許太完美太習慣的東西僅能給人那種一味死甜、甜膩的感覺,而那罩着絲絲縷縷輕煙的孤寂之美才讓人流連並鐫刻在心底。
由於工作的緣故,近幾年他常常奔波在異地城市,聚少離多成了無法改變的事實,親戚朋友也往往拿習慣思維看我們,說:“這樣的生活不好,長時間的分居會讓你太孤寂而無聊!” 我承認在某種程度上說是這樣,然而我卻在這種有悖常規的缺憾中找到自己的別樣快樂,按理說我的空閑時間很多,根本不需要太統籌,但我喜歡把自己的生活搞得像快鏡頭一般,會一邊開着音樂一邊疊被子,一邊銜着牙刷一邊整理桌面,一邊做着早餐一邊清理地面,一邊洗衣服一邊和婆婆閑聊,一邊送着太陽能水一邊在電腦里周遊列國 ,儘管常常會水漫金山,...............一般都是幾樣事同時進行,我會賺得大把的時間,豎著兩個腳丫,匍匐在那裡看喜歡的書或玩喜歡的遊戲,儘管我已不再年輕,記憶力也需要補充銀杏。他難得有機會在家一天時,總喜歡緊拽着我的手去散步,而我在攘來熙往的人前會覺得太彆扭,總想抽離掌心裡的溫柔,也許正因為這種分居的缺憾給了我如此的美好和溫柔。
寫這篇短文僅僅是想告訴我那位既是親戚又是朋友的女孩: 缺憾不只是遺憾,它常常涵蓋了一種別樣美,一種真實的美、寧靜的美抑或一種輕煙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