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散文>經典散文>帶着《葉賽寧詩選》流浪

帶着《葉賽寧詩選》流浪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黃孝紀

  青春年少的時候,總有些輕狂的夢想,譬如我,就曾無數次夢想着周遊全國,為此,甚至可以不需要工作。一如孤獨的苦行僧,走到哪裡,就吃到哪裡,風餐露宿,一路飽覽風景,見識人情,沒錢的日子,就打臨工,實在沒辦法的時候就向人群乞討一點,然後再繼續流浪的行程,寫下一路的詩歌或者遊記。

  這個夢想曾在我的腦海里縈繞了好幾年,及至我20歲那年從湖南省建築學校畢業的時候,依然時在胸膛燃燒。可是作為一個從山村貧寒家庭通過高考跳出農門的孩子,我終究沒有踐行這個夢想的勇氣。於是,1989年的夏天,我服從國家分配,回到了家鄉的縣城,幾經周折,被安排到一個小建材廠工作。

  剛上班的兩個月,工資還能發放,每月60元。可在接下來的日子,工廠每況愈下,有時在車間蓬頭垢臉幹上一個月,工資不但不能按時發放,而且再沒有領過60元的了,遇上經常停工的日子,工資就更少,有時連吃飯都很困難。為此,在星期天的時候,我常騎着單車從縣城出發,經過幾個小時的騎行,來到相隔近百里的家裡,吃一餐中飯,向母親要幾塊錢,或者炒一瓶子鹹菜,再騎車返回工廠。即便如此,我那時卻對文學有着深深的熱愛,而且也想把心裡的愁緒表達出來,甚至希望以寫作發表詩歌或文章,謀一點生活的費用。因此,工作之餘的時間,我經常到縣城的新華書店看書。

  1990年夏秋之際,我在書店看書時,被一本剛出版的新書深深吸引住了,那是北京大學教授顧蘊璞翻譯的《葉賽寧詩選》。這是一本厚厚的詩集,定價要幾塊錢,拿在手裡沉甸甸的,讀着裡面的一首首優美的詩歌,越發令我愛不釋手。幾經猶豫盤算,最終,我怕錯過了這本書而給自己以後帶來後悔,下決心買下了這部詩集。

  這是我窮愁之際艱難而正確的決策。這是一本深深打動我的詩集,那豐美的意象,優美的語言,對山村故土的真摯情感,那些奇特的想象,那些憂傷和愁緒甚至悔恨,無不契合我的心境。我每天都要一首首朗讀葉賽寧的詩歌,這些詩歌給了我寧靜和快慰,讓我暫時忘卻了失意、窮愁和迷茫,也激起了我詩情的勃發。

  於是在我所居住的那間陰暗潮濕的簡陋宿舍里,在一張破舊的小方桌子上,我開始了真正的詩歌寫作。在詩歌里,我孤獨的靈魂遠離了城市,遠離了窮愁,遊盪在故鄉的山野和田園。故園的風物,故園的寧靜,故園的鄉愁,故園的點點滴滴,漸漸流注我的筆端,很多時候,一首詩寫完,我自己已是淚流滿面。

  不久我又在新華書店裡買到了另一本好書,也是1990年剛出版的,是錢光培主編的《中國十四行詩選》,這部詩集,讓我見識了一種全新的詩歌體裁,在一番閱讀和鑽研之後,我又嘗試着十四行詩的寫作。也就在這一年,我試着把寫作的第一首十四行詩《早春》投寄到《湖南文學》雜誌舉行的文學創作比賽,竟然獲得了優秀獎。

  然而現實生活卻越來越潦倒,工廠因產品滯銷停產而常常放長假,雖然那時候社會上還不使用失業這個詞,但我們工廠的大多數人員已然處於失業狀態,包括參加工作才一年的我。為了吃飯,我不得不離開了工廠,回到了農村家鄉,一面從事農活,一面等待時機另圖打算。前途的暗淡和迷茫,更添了我的愁緒,反覆閱讀《葉賽寧詩選》等文學書籍,給了我那段孤寂鄉間生活以慰藉,我的詩情也如門前不起眼的小溪不息流淌。

  之後的兩年間,為了謀生,我奔波於湖南廣東之間,或在工地上砌磚挑泥做苦力,或在農村插田挑糞干農活,或在工廠上臨班,或被借用做鄉鎮規劃,或在城市街巷裡看招工廣告不住地徘徊,或在海邊漫無目的遊走,或蜷縮在曠野的水泥涵洞熬過漫長雨夜……當此之時,儘管體乏勞頓,囊中羞澀,但我的身邊,總帶着《葉賽寧詩選》這本書,不時看看,也能忘卻飢餓和憂愁。

  1993年春,我的詩集《南遊集》寫成,意外得到當時中國著名鄉土詩人饒慶年先生的垂青,在他主編的《七色雨》詩叢中,收入了我的這部詩集,擬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遺憾的是,儘管饒先生將自費出版的費用給我壓縮了三分之一,然而我人在窮途,總共4000元的出版費用我實在無法籌集,出版的事情我也就無顏再提起。

  儘管如此,我依然要感謝那段艱難的歲月,在那些暗淡無光的日子裡,因為有了《葉賽寧詩選》的陪伴,讓我這個常在飢餓愁苦邊緣徘徊的青年,也有了精神上的收穫。

  2014年5月1日應《郴州日報》之約寫於餘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