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夢鄉
2008年初春,乍暖還寒,江南小鎮。主人在鄉村的別墅里迎來了一位歐洲客人。
第二天,主人忙完早餐,客人還沒有起床。主人走近客房,正要敲門,手卻停了下來,只聽見屋內傳來均勻的鼾聲。直到9點多,客人才起床。
“Vitolau,”他伸着懶腰,笑呵呵地說,“你家的被子實在是太舒服了!”
“是的,Steveen,你已經睡了十幾個小時了!”
“你知道,這是我來中國第一次睡這麼舒服的床!”客人抱怨說,“在瑞士,我們都蓋羽絨被,家裡燒着壁爐,被子輕飄飄的,還很悶熱!你們中國的hotel,要麼是厚厚的棉被,要麼是不透氣的聚酯纖維被。”
主人靜坐茶台旁,笑而不語,熟練地揀起兩隻景泰藍雕花瓷杯,給客人沏上一杯鐵觀音。茶葉在杯中沉浮、翻騰,茶色由淺變深,一股淡淡的清香瀰漫了整個屋子。
“Vitolau,我很喜歡你們中國!” 客人捧起茶杯,閉上眼睛,深深地聞了一下茶香,“你們的生活實在是太幸福了!”
主人停頓了一下,認真地打量着這位西方客人,若有所思。
(二)湖桑之鄉
空氣很新鮮。主人陪客人到戶外散步。
這是江南著名的里下河地區,位處沿淮河與沿長江兩個沖積平原的腹地,因介於里運河、串場河之間而得名。里下河平原地勢低平,水網稠密,湖盪相連,土地肥沃,氣侯宜人。據青墩遺址顯示,在新石器時代,這裡就有了農耕生活,漁獵、採集、飼養也十分活躍。
萬物蘇醒,處處散發著春天的氣息。水鄉小道阡陌縱橫,蘆葦蕩漾魚蝦成群,鸕鶿白鷺追逐嬉戲……走在鄉間小道上,客人越看越興奮,“OH,My God!這就是傳說中的魚米之鄉嗎?”
他們穿過一片桑園,客人停下了腳步。但見成千上萬的桑樹,一列一列,約一米多高,枝蔓伸展處,長出了綠悠悠的嫩葉。
“Vitolau,這是什麼樹?”客人十分好奇。
“桑樹,用來養蠶的。”
“養蠶?”客人迷惑不解。
主人似有所準備,“我們這裡是全國著名的湖桑之鄉,種桑養蠶已有幾千的歷史。養蠶是農民經濟收入的重要來源。” 主人指着另一處桑園,“象這樣的桑樹全縣有幾十萬畝呢!”
“那蠶吐出來的絲可以織成絲綢吧!”
“是的,蠶吐出的來絲,不僅可以織成絲綢,還可以做成蠶絲被。”主人撥了一下眼鏡,“Steveen,你昨晚蓋的被子就是用蠶絲做的!”
“哦哦,我睡得那麼香,原來蓋的是蠶絲被啊!”客人簡直快跳了起來,“是真的嗎!?”
(三)繭絲綢之鄉
主人帶客人繞進一個院子。幾個中年婦女圍着一張桌子在做手工活。
客人湊上前,看着眼前的一幕:只見4人同時拽着一塊白色的綿狀物,往桌子四角一拉,就變成一張薄如紙的絲網。一層一層,如此數十次,絲網越堆越厚,晶瑩剔透,潔白如雲,與他們身上的青花瓷外衣形成鮮明對比。
“這就是蠶絲被!”主人擔起了解說員,“蠶絲富含人體必須的18種氨基酸,有安眠助神、養顏扶膚、抗菌防蟎的效功。蠶絲被輕柔貼身、天然環保,溫而不躁,潤而不濕,而且冬暖夏涼。”
主人滔滔不絕,自豪地介紹自己的家鄉:“海安是世界三大高品位蠶繭基地之一,也是中國唯一的繭絲綢之鄉,海安的繭絲綢產業是行業的風向標,因蠶絲品質高,所產蠶絲可長達1500米以上,繭源十分走俏,成了各地商家競相爭搶的優質原料。”
說話間,一條全棉大提花的手工蠶絲被完成了。客人把臉貼着被面,撫摸着滑滑的蠶絲,“哇,真是太舒服了!”
“哈哈……蓋了我們這裡的桑蠶絲被,其他的被子都不想要了!”主人打趣道。
“太好了!Vitolau,沒想到,我能來到蠶絲原產地!在瑞士,很難找到一條正宗的真絲被。這次,我一定要帶上幾條蠶絲被回去!”
(四)夢想
主人剛從一家知名的上市公司辭職回家,正琢磨着下一步的計劃。是再尋一個東家,繼續職業經理人生涯;還是創立一家屬於自己的公司,能天天與妻子、孩子們快樂地在一起?
五年前,主人就有過創業的打算。雖因工作原因而未能如願,但內心深處,那種創業的衝動卻沒有停止過。
“你們的生活實在是太幸福了!”這位遠道而來的客人給了主人一個清晰的聲音。
遠離繁華與浮躁,家鄉的寧靜、純樸給了主人很多思考。這個有着6000多年歷史文明的小縣城,既保留傳統,可覓原生態,又欣欣向榮,散發著生機。
“Steveen,你來的真是及時雨!謝謝你給了我方向與力量,”主人有些激動,“我們這裡是蠶絲的原產區域,絲綢是我們家鄉的的特產,我應該可以做點事情!”
是的!我要創立一家蠶絲被公司,名字就叫“絲域”,我要讓所有的中國人都知道海安這個盛產蠶絲的地方,蓋上原汁原味的蠶絲被!
“太棒了!Vitolau,讓更多人擁有好的睡眠,這是你的使命!” 客人又遲疑地問道,“難道只是中國,那世界呢?”
“那是你的事情!”主人笑着回答。
“必須的!”兩個大男孩的手緊緊地握在一起。
(作者:VITOLAU 南通絲域繭絲綢有限公司創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