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門前的隨想
每天晚上去接初中放學的孩子,大約要在校門前等待20分鐘。基本上都是這樣,先湧來一大批家長,接着從校門湧出一撥又一撥孩子,跟着像退潮似的,孩子隨着家長一撥撥離開。我,很多時候同餘下的一兩位家長在校門前遲遲等待,晾在清冷的月光下,無人領走。
我也曾在這所學校讀書。等待的時間,我通常會對比學校的現在和當年,展開隨想。
不知何時起,門前有了巡行的保安,不再是某位頭髮花白的看門老大爺。派出所也會經常安排警察巡邏,警車閃爍的燈光讓空氣中隱約浮動着警戒的味道。家長們圍在校門前,站成一堵保護孩子的牆。這說明學生的人生安全問題正受到空前的重視。
是吧,如今的孩子真像塊寶!
其中一個原因便是獨生子女的金貴。為何金貴,很淺顯的道理,不用解釋。要說的是另一個不顯眼但起着重要作用的原因——父母的補償心理。
大約是這樣:自己小的時候沒有好吃好穿好日子,今天物質生活極大的豐富了,於是便把當年生活對自己的虧欠一股腦兒補償在孩子身上。所以,孩子變得珍貴和寶貝了。
這個心理補償的過程幾乎如同一個木馬程序,往往在不被覺察的情況下就自動執行了。有時即使家長意識到了也認為是理所應當,何曾想這竟是一種錯呢?
補償心理作用下的愛對孩子是有傷害的。直接的傷害是讓孩子淡失了物慾的激勵。
還記得當年家長一顆糖的獎勵嗎?晚上,做完所有作業和承擔的家務,坐在門前的小板凳上等待爸爸媽媽下班歸來。往往,倦意已經讓眼皮半合,迷糊中還記掛着那一顆糖的獎勵,口水不知不覺滴落胸前。
現在,家長未雨綢繆,孩子想到的和沒有想到的,吃的、玩的、穿的、用的堆放在孩子隨手可取的地方,然後還說:做完什麼才能怎樣,結果卻往往是孩子什麼也沒做,能享用的都享用了。
物慾是人的一種本能激勵,是促使我們實現某種目標的行為動力,它在有條件的滿足時才對人產生激勵作用,當得到無條件的滿足,其激勵效能幾近於零。物慾激勵的淡失是一種扼殺,將孩子有勞而獲的價值觀摧折於幼苗。
還有間接傷害,讓孩子喪失了進取的信念。
生活的富足如懸於高枝的果實,要想取得必須付出積極向上、勇攀高枝的努力。當果實擺在面前垂手可得,誰還會棄之不顧呢?絕多成年人尚且做不到,何況心智還不成熟的孩子。既然不用辛勞也可坐享其成,進取的信念也便日漸委頓而至喪失。
孩子進取信念的砥柱倒了,人生的大廈尚未完工便如沙上之塔轟然崩塌。多麼可惜!為孩子“未曾綻放就要枯萎”的人生而感到可惜。又是多麼可怕!為父母這份補償之愛的傷害而感到可怕。
面對學校安保增強,警察出現,校方不間斷地發放安全警示,各類媒體大量的傷害未成年人的報道,家長們提高了孩子人生安全的警惕。其實,真正要警惕的對孩子的傷害卻是家長補償心理作用下的愛。這個警鐘應該在家長們的心裡密集地敲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