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懷壯志歌時代
萬首雄詩強中華
------深切緬懷著名農民詩人李強華老師逝世十周年
李景寧
他總低着頭,盯着腳下的土地,默默地凝思。一個人的價值,不能用金錢的多與少來衡量。一個人的價值大與小,就看懷念他的人多與少。2004年春至今,著名農民詩人 李強華老師不知不覺離開我們已經十年了。十年來,每當我走近鐘樓,眼前就常常浮現出他戴着帽子,穿着布鞋,腋窩夾着書籍,與我說完話,順便給幾張報紙后,匆匆忙忙遠去的身影。詩星遠去忽十春,文苑空空憂我心。一生磊落笑燦爛,半世光明詩等身。歌謠詩文暢大志,故事真情寫清純。一座豐碑詩鄉聳,泥土芬祭忠魂。他曾默默地奉獻,滿懷深情望着大地,掬一杯甘甜的澇水,凝望終南山,吟着歌謠說:我愛你,生我養我美麗的家園。今天,他依然活在我們心中,閃着金燦燦的光芒。
著名農民詩人李強華老師,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歌謠學會理事、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陝西省音樂文學學會理事、陝西農民詩歌學會副會長,戶縣2至9屆政協委員、戶縣作家協會首任主席,戶縣畫鄉詩社首任社長、戶縣關工委委員。1956年開始發表作品,1997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出版詩集《養豬好》、《李強華詩選》、《鋤頭底下開詩花》、《牧歸》等。
他勤奮寫作的優良精神值得永遠學習。他是勤奮的秦川牛,來自耕耘的清晨,不停地搖動着尾巴,自己鞭打自己。他多次說:只有多寫,才能會寫,才能寫出好作品。最近,在整理他的手稿時,我才發現他說的和做的是一致的。他幾乎每一天都在讀書,觀察,寫作,有時常常一天幾篇,幾首。一天的所見所聞,都會用筆真實的記錄下來。他說:寫作沒有捷徑,功夫不負有心人。是的,他寫了一萬多首詩歌,發表了3000多首詩歌,還有上百篇文章,都凝結着他辛勤勞動的汗水和心血。他說:數量很重要,質量是建立在數量的基礎上的。這句話,至今說給青年人,恐怕都覺得太教條,太機械,太呆板了吧。其實,當初他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豐碩的成果和成功,這與他刻苦勤奮努力是絕對分不開的。在繁重的生產勞動之餘,他能夠利用一切休息時間堅持創作,這無論是在當時還是今天,都是難能可貴的。李老的一番番話,語重心長,對我十幾年的詩詞、楹聯、小說、散文方面等創作影響很大。他說過: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話雖然很簡單,但是很質樸,對於初學寫作的人無疑是動力和法寶。他說:你沒有背景,投稿很難,只有寫出好的作品才能發表,同時,還要多投稿,多看人家報刊的稿子寫什麼,你就投什麼稿,要注意季節、節日、社會形勢,毛主席說,要打有準備之仗。他的勤奮寫作精神常常激勵着我。上世紀九十年代,他的許多詩歌經常在《農家信使》《陝西農民報》等發表,其時我的好多通訊稿和詩歌和他常常刊登在一張報紙上。他見到我常常稱我:土記者。古語云:勤能補拙。幾十年來,我的寫作之路的確十分艱難,往往一切的一切都靠自己摸索,探索,艱難跋涉,勇往直前。客觀地說:他對我的成長,創作經歷十分熟悉和清晰。正因為有了李老的鼓勵和期望,才使得我在寫作的道路上比別人都下的功夫都多。既是沒有發表,也是一種歷練。在屢次投稿失敗的歷練過程中,我常常能夠靜下心來,尋找差距,於是漸漸縮小了與目標的距離,才有了自己的遊刃有餘的一套寫作方法。對社會的敏感和憤青思想,不會關照自己和八面玲瓏明哲保身,只知道追求現實主義,不可避免影響了和形成了自己創作風格和文學審美價值觀。現在陝西社科院工作的恩師孫立新先生,是一個治學十分嚴謹的人,他對李老十分尊敬和尊重,並且評價十分高,望我一如既往學習他的老黃牛精神。他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自學能力和天賦超人。現在我慢慢悟出,這些成績都是他勤奮努力的結果。那個時代,比李老文化程度高,也十分熱愛詩歌的人並不少,但是成功者寥寥無幾。因此,“勤奮”二字將永遠是文學作者不可忽視的經驗。
他好施樂善的優良品質值得永遠學習。生活創作總是那麼坦然,心地胸懷總是那麼慈善,待人做事總是那麼寬容。一次到李老家裡請教,他會端來梯子,上樓取下幾本舊書,主要是詩歌和新聞方面的,拍拍塵土,笑着說:拿去看看,我老了,現在已經沒大用處了。2000年左右,西郊村有鄉黨因登三輪車拉人、販菜違反交通規則車輛被扣,他常常親自騎着三輪車來找我,只見把三輪車放到院子樹下,來到我辦公室說:某某家裡可憐,孩子念書,老人久病,經濟困難,需要照顧。對於說情,常常從中通融,設法解決。一次送他出大門,我說:以後西郊鄉黨有什麼事情打個電話就行了,不用親自來。後來,常常有西郊的鄉黨和詩歌愛好者拿着他的紙條,來找我通融車輛違章的事情。我幫過忙的這些鄉黨們,多半家庭是十分困難的。李老從來沒有因為自己的事情找過我,我從他對待鄉黨的事情上,看到了那種急人所急,解人所困,樂於助人的悲憫情懷。幾次見到李老,他為我的工作與命運唉聲嘆氣,同時囑咐我要堅持,堅韌,堅強,並自強,自信。現在想起他的關懷話語,我眼睛常常酸酸的,有許多話就會堵在心頭。他樂善好施的故事常常感動着我,他講某作者來縣城給娃買葯錢少了,自己給了十元錢。某作者愛打麻將,媳婦意見大,他就批評叫趕緊改了,省得老人操心。村裡某人沾染上壞毛病,自己說了幾句還把人得罪了。他的詩歌字裡行間,和生活中的他一樣,對於他人的事情都十分關心,往往心直口快,替別人着想。他門前西邊不遠處有個幼兒園,一次他送我出門,對我說:幼兒園老師很辛苦,管小娃勞神很多,工資也不大。他常對我說:中午吃飯就過來,你姨做的擀麵非常好吃。記得在他家裡曾吃過擀麵、燴餅、煎餅、攪團魚魚、菜疙瘩,至今想來覺得溫馨、溫暖、幸福。我們常常坐在院子的刺玫花架下,喝着茶,聊着詩歌和文學的話題之外,還涉獵國家一些大事。他曾說:國家窮了,就被人欺負,這與農村的一些事情是一樣的,人要活得滋潤、幸福,就要自我強大,自古就是這個道理。期間,我用照相機給他照過幾次像,他最喜歡坐在門前那張笑着的照片,因為有他喜歡的小狗。一次,大概2002年國慶節后,我和李老師在院子正讀着他新創作的一首詩,張墾老師來了,他忙起身說:坐,最近忙什麼 張墾老師說:現在與老伴在縣上專門給孫子做飯。他對我說:他們是老朋友了,還要了張墾的電話、地址,接着就說起那些陳年舊事。他廣交文友,廣結善緣,朴樸實實的為人處事風格和家風永遠值得我們效仿。
他樸素敦實的優良傳統值得永遠學習。從1999年冬直到2004年春,我近距離聆聽了他的幾多心聲。走近李老,他待人熱情,樸素敦厚,實實在在。在他的家裡,他常對文友笑着說:我和景寧是忘年之交。聽到這句話,我心裡常感到無比幸福和溫暖。他的偉大人格魅力就在於沒有架子,沒有私心,對待任何人都是坦誠的、直爽的。我曾經問李老:電視、報紙宣傳說你“三快”,有這麼回事嗎?他爽朗一笑說:吃飯快、走路快、說話快不假,我還有幾塊,比如寫作快,投稿快,發表快,還有在地里幹活勞動快,辦事快,這些習慣也好也不好,快了往往容易出錯,出亂子,現在寫詩歌,還得好好改改,才敢寄出去。他做事風格很樸素、很敦厚、很大度,對待別人對自己的不尊不敬,曾對我說:我年齡大了,精力不濟,忘性越來越大,說話辦事經常犯錯,文學上的事情還是讓年輕人干好,都是為社會做貢獻,都會老的。一句“都會老的”令我驚訝,他居然包容了要是放在別人都不能包容的事情。一次,我讓他口述詩歌創作歷史,他十分高興,為我講述了許多許多。他還強調說:有些是是非非的問題,知道就行不要寫出來,因為站在任何人的角度,都有自己的一番道理,所以要團結向前看。後來,這篇記錄他創作歷程的5000多字的文章發表了,並收錄在他三周年紀念文集中。從李老現存的照片資料中,我們依稀能看到他樸素、敦厚、仁慈、豁達、幸福的形象。因為他有着樸素的仁本思想和悲憫情懷,所以也鑄就了他著名泥土、農民詩人的豐功偉績。言為心聲,詩抒情,亦言志。一個人的成功,無不與他出身與思想有千絲萬縷的關係。著名農民詩人這個桂冠於他是無愧的。農民詩聖這個稱謂於是我發自內心的讚譽。他雖然已經作古十年,但是音容笑貌依然還存留在許多詩友們的心中。其樸素敦實的優良傳統,常常感動並指引着我們前進。桃花年年皆相似,人面年年不相同。其實,他並沒有走遠,李老是永遠的人民詩人。
記得2002年某天,戶縣文化界在地稅局六樓舉辦文學講座,李老很準時,早早地到了,坐在領導席。一會兒,陝西作協主席陳忠實等魚貫而入,陳主席為大家作完報告,主持人請李老講話,他站起來拿着話筒聲音依然洪亮,富有激情地說:生活是文學的源泉,作為作家要深入生活才能寫出好的作品,我希望戶縣的作者向作家路遙學習,我盼望戶縣出第二個路遙。會結束了,好多人爭搶着與陳忠實主席照相。李老站起來就走,見了我說:你趕緊去照相,機會難得。我笑了一下,和他走出會場。下了樓我說:李老師,陳主席在,你怎麼說要大家向路遙學習。李老笑了說:我崇拜路遙,我就這樣說,沒事的。後來,在戶縣文化界幾次會上,李老仍然號召大家向路遙學習。至今,我漸漸地才明白他對路遙崇拜的原因。首先是路遙的小說《人生》《平凡的世界》感動了他。其次是他眷戀和關注農村題材,希望寫出農民的喜怒哀樂。三是渴望戶縣文學事業再次崛起,詩歌文化事業再次振興和騰飛。
他的輝煌成就和優良典範值得永遠學習。縱觀古今詩人作家英雄榜,靜思群星燦爛的文化長空,依然值得我們懷念的詩人、作家並不多。李老至今為什麼還有這麼多的人來緬懷,事實說明了他的偉大和不平凡。他離開我們十年了,三周年時,陝西詩歌界和戶縣文化界舉行了隆重的紀念活動。之後,其毫無爭議、理直氣壯、光明磊落地走進了戶縣的名人館。李強華老師是陝西農民詩歌的開拓者,第二代領軍人物。自1956年起直至離開我們,半個世紀里,他利用業餘時間,寫下了大量謳歌社會主義建設、勞動人民喜怒哀樂、生命與壯美理想的詩文,現保存下來的就有10000多首。他為戶縣創建中國詩詞之鄉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戶縣詩畫之鄉文化事業的開拓、播火培養了許許多多的人才,為戶縣精神文明建設和文化事業發展,前赴後繼,鞠躬盡瘁。他的豐功偉績已彪炳史冊。最近幾年出版的《戶縣誌》、《戶縣文史大觀》、《中國對聯集成陝西卷戶縣分卷》等書,記載了他的光輝業績。黨永庵、趙昌濟等著名詩人寫他的懷念文章在《陝西日報》《西安日報》《金戶視野》等報刊相繼發表,激勵了一代又一代詩歌新人。2009年3月5日,戶縣被中華詩詞學會授予“詩詞之鄉”,他的名字再次被人們談起,並在詩詞之鄉專題片中被讚譽和閃耀,被更多的人記起和感念。歷史不該忘記:1983年春,李強華、趙昌濟、章立、古泉、石侃之五人發起,創立了戶縣畫鄉詩社。2002年春,焦萬利、方永利、任照華、劉勇、李景寧五人發起,創立了戶縣上林苑詩詞楹聯學會。千年古邑戶縣大地兩朵文藝奇葩相映成輝,閃耀着熠熠光芒。如今,李強華老師已經作古,戶縣已經成為“詩詞之鄉”“楹聯之鄉”,我們依然懷着崇敬的心情向為戶縣詩歌文化事業做出貢獻的人們致敬、鞠躬。
在當今聲色犬馬,紙醉金迷,金錢至上,規則橫行,欺上瞞下,混淆是非,歪曲真理,厚黑無恥,世風揪心,人情淡薄,世態炎涼需要矯正的今天,偶爾收到李老的戰友即中國著名校園詩人初紅老師的一封來信,或者看到中國著名詩人黨永庵先生的文章,頓然感到神清氣爽,心曠神怡,渾身勁是力量。在反帝反封建,追求真理幾十年的今天,像林昭故事這樣的事實結局,不得不叫人覺得滑稽可嘆。社會需要正能量,像我這樣沒有背景全憑自己拼打的下里巴人,在戶縣這個小地方,能得任何人人一點滴恩惠,就感到滿足和幸福。靜心拷問自己的良心,常常無可奈何地感嘆自己是多麼的渺小。為此,常常感念命運之中遇到了好心人,在此不必贅述了。在你爭我斗,禮義仁智信和溫良恭儉讓需要重新提起倡導的今天,詩歌的殿堂依然神聖,詩人的夢依然風采奕奕。十三朝古都西安京畿之地戶縣的詩歌春天已經來到,願更多的詩人們踩着李老的詩歌之路奮勇前進,乘勝前進,為詩鄉戶縣的天空添一抹紅,,,,,,。
贊曰:詩聖英名環宇照,人生不悔賦真言。
千秋錦繡鋪碧野,萬里崢嶸繼聖賢。
一縷雄風滋沃土,滿懷壯志浩豐田。
牧歸夢想家何顧,強我中華李滿園。
2014年5月7日早晨於靜竹軒
滿懷壯志歌時代萬首雄詩強中華------深切緬懷著名農民詩人李強華老師逝世十 標籤:復興中華,從我做起